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 米芾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 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 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 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船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苕溪:水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
  • 米芾(f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翻译

亲密的朋友自从春天分开,红色的蔷薇花度过夏天正茂盛。成簇的枝条特别怡然自得,看着我好似饱含深情。徒然有兰花一样的颜色,难道没有石头相对的声音。却怜爱那皎洁的月亮,依旧满满地照在船行进的路上。

赏析

这首诗以苕溪为背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与密友分别后的感受和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情。诗中写红薇的荣盛,既展现自然的生机,又似在暗喻与朋友过往亲密的时光。“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赋予了树枝人的情感,使其生动形象。“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通过兰色和石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意境。最后结句以月照船行,更增添了一种清幽而寂寥的氛围,让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深远和含蓄。

米芾

米芾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字元章,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有洁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画山水人物多以水墨点染,自名一家。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 3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