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朦胧残月隐云梢。度寒宵。忆春宵。春色招人,联步百花桥。可惜欢娱随漏促。乍风起,卷胥江,催怒潮。
怒潮怒潮送征桡。鬓暗凋。魂暗消。去也去也,去则是、烟水迢遥。海底千寻,何处觅鲛绡。泣尽真珠封不得,人睡也,梦相寻,第几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联步:同步,并列而行。
- 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 胥江:指吴地的江河。
- 征桡(ráo):指远行的船。
- 鲛绡(jiāo xiāo):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
翻译
残月朦胧隐藏在云梢。度过这寒冷的夜晚。回忆起那春天的夜晚。春色吸引人,并列行走在百花桥。可惜欢乐随着时间流逝而急促。忽然起风了,卷动着胥江,催起了怒潮。 怒潮啊怒潮推送着远行的船。两鬓暗暗凋零。魂魄也暗暗消散。离去啊离去,离去后便是那烟雾水汽遥远无尽。在海底千寻之处,到哪里去寻觅那鲛绡。哭尽了珍珠也封不住,人睡了,在梦中又去寻找,这是第几回了。
赏析
这首词以朦胧的残月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描绘了对过去春宵欢乐时光的回忆以及如今的离愁别绪。时间的流逝、离别的痛苦都通过“漏促”“怒潮”等意象表现出来。下阕重点写离别后的情景,征桡远去,容颜渐老,情绪黯然。用“鲛绡”来象征难以捕捉的情感或思念,最后通过“梦相寻”表达出无尽的牵挂和思念。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细腻,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眷恋和哀愁。
汪东的其他作品
- 《 法曲第二 》 —— [ 清 ] 汪东
- 《 滴滴金 》 —— [ 清 ] 汪东
- 《 清平乐 · 题吴青霞独坐观书图,借玉田韵 》 —— [ 清 ] 汪东
- 《 菩萨蛮 》 —— [ 清 ] 汪东
- 《 如梦令 · 仇实父画四时时妆美人,余夏秋两景。设色妍妙,以词代记 》 —— [ 清 ] 汪东
- 《 菩萨蛮 · 触事成篇,不加诠次 》 —— [ 清 ] 汪东
- 《 卜算子 · 刘定之索画,为作溪山平远图,并赠句 》 —— [ 清 ] 汪东
- 《 思佳客为石臞题结桂簃勘书图 》 —— [ 清 ] 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