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京口余文圻登蒜山憩清宁道院时春尽日

相携筇竹上晴空,木末遥遥磴道通。 铁瓮帆樯双屐下,佛狸城郭乱烟中。 运筹羽扇怀王佐,破敌长刀数霸功。 事业销沈山色在,底须吾辈别雌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蒜山:山名。在江苏镇江。
  • 筇(qióng)竹:一种竹子,可以做手杖。
  • 木末:树梢。
  • 磴(dèng)道:登山的石径。
  • 铁瓮:镇江子城的名字。
  • 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
  • 王佐:王者的辅佐,指有才能的大臣。

翻译

相互携手拿着筇竹登上晴朗天空之下,树梢尽头那石径远远地相通。从镇江城的帆樯下面穿着双屐走过,那拓跋焘的城郭在杂乱烟雾之中。谋划策略摇着羽扇追怀王佐之才,攻破敌人凭借长刀数次建立霸功。事业沉沦但山色依旧还在,何必要我们这辈人来判别高下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余文圻一同登上蒜山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联写他们带着筇竹登上晴空,沿着石径前行,展现出一幅清新明快的画面。颔联描述了从铁瓮城看到的景象,以及佛狸城郭沉浸在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颈联提到羽扇和霸功,体现了对有才能者的向往和对功业的思索。尾联则表达了尽管事业可能会消沉,但山色常在,不必过于在意一时的胜负,有一种豁达和对历史沉淀的感慨。整体意境深远,通过景色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和思考。

沈德潜

沈德潜

清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四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十四年,以原品休致。高宗赐诗极多。卒谥文悫。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竹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