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

十五年来一故吾,衰颜无奈白髭须。 只应遍处题诗句,莫问量江事有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故吾:过去的我。
  • 衰颜:衰老的容颜 。
  • **白髭(zī)须:白色的胡须。髭,嘴边上的胡子 。
  • **量江:指宋灭南唐的故事,宋军欲渡长江,用芦苇测量江面宽窄以准备船只等,此处“量江事”可指代关乎国家局势、命运等大事。

翻译

十五年来我依旧还是那个原来的自己,只是无奈容颜已经衰老,胡须也都变白了。我只应该在各处题写诗章词句,不要再去追问那些像量江之类的国家大事是否真实发生过。

赏析

这首诗风格简约而意蕴深沉。诗的开篇“十五年来一故吾”,平淡的言辞中蕴含着对时光漫长流逝的感慨,自己始终未改初心,但“衰颜无奈白髭须”一转,以自身容颜衰老、须发变白的形象描述,直陈岁月对人的侵蚀。后两句“只应遍处题诗句,莫问量江事有无”,诗人看似洒脱不再关心世事,“只应”体现出一种自我选择,借题诗来慰藉精神; “莫问”则流露出对家国命运、历史变迁的诸多无奈与无力感,以看似豁达之态隐含了深沉的沧桑之感,表达出在时代局势下诗人复杂的心境。

沈光文

沈光文,郑克塽具表归降。旧识闽浙总督姚启圣允接返故籍,未几启圣「疽发背死」,事不果。康熙二十四年(1685)与季麒光等清廷在台官员,及部份明末遗老共结「东吟社」。康熙二十七年(1688)卒,葬善化东保里。诗文著作丰富,世称「海东文献初祖」。沈光文流寓台湾三十馀年,历荷兰以迄郑氏三代之盛衰,极旅人之困,深刻反映传统文人飘流于末世与边陲的悲哀。  沈光文系台湾文学、文献史上著名之诗人,其诗文散见于方志,台湾诗文总集,以及笔记杂纂,如连横《台湾诗荟》、陈汉光《台湾诗录》。至于别集之辑录,则有宁波同乡月刊社刊行之《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以及龚显宗主编之《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兹以目前所见,最早收录沈光文诗作的清代方志艺文志为底本,并参校下列诸本:《台湾诗荟》、《台湾诗乘》、《台湾诗录》、《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参考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台北:宁波同乡会,1977;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新营:台南县文化中心,1998。〗(江宝钗撰) ► 1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