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朱总兵洪章事
注释
- 钜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秦末项羽曾在此大破秦军。这里借指重大战役的胜利。
- 魏尚:西汉时期的云中太守,因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被削职。后经冯唐进谏,汉文帝恢复了他的官职。此处以魏尚被戮喻指功臣被冤。
- 蒲谷:蒲,蒲柳,一种落叶乔木,多用来比喻早衰或体质衰弱。谷,山谷。这里的“蒲谷”可能指的是在山谷中生长的蒲柳,暗喻早衰或不得志。
- 苍头:指以青巾裹头的军队。
- 黔中黔:“黔中”为古代地名,在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一带。第一个“黔”作形容词,指黑色,“黔中黔”形容军队的特殊肤色或装扮。
- 薰沐:薰香沐浴。表示对人尊重。
- 颍川骂坐:指的是灌夫在颍川郡得罪丞相田蚡,使酒骂座之事。这里用来形容朱洪章的勇猛和直率。
- 雄万夫:在万人中称雄。
- 酒失:饮酒后的过失。
- 屯兵:聚集军队。
- 绌(chù):不足,不够。
- 蹙(cù):紧迫,急促。
- 隳(huī):毁坏。
- 糜(mí):浪费,消耗。
- 同谷:同谷县,在今甘肃省成县。杜甫曾流寓同谷,写了不少诗,多述艰难之境。这里用“同谷”来衬托诗中的悲壮氛围。
- 文吏:文职官吏。
- 罄竹(qìng zhú):用尽竹简。《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后用“罄竹难书”形容罪恶多得写不完。
- 东海传箭:喻指边地告警。
- 矍铄(jué shuò):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 蹋鞠(tà jū):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这里指保持强健的体魄和斗志。
- 不侯:未能封侯。
- 矜(jīn):自夸,自恃。
- 鼙鼓(pí gǔ):古代军中所用的小鼓和大鼓,这里指代战争。
翻译
每次吃饭时都念念不忘像在钜鹿那样的大胜,眼前却看到像魏尚那样的功臣反而被惩处。 少年时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功勋,到老了却对他人的成就羡慕不已,就像那山谷中早衰的蒲柳。 那支有着特殊肤色和装扮的军队来自黔中,太守对他们给予了尊重和礼遇。 像颍川灌夫一样敢于在宴席上怒骂的人是真正的豪杰,酒后的过失难道真的就要被抛弃吗? 一旦成为楚地的将领也是冠军之才,换个地方也能发挥才能,怎会甘心屈服。 屯兵坚守坚城,形势却逐渐不利,连绵百里的营寨,气势也变得紧迫。 突然惊觉地道被毁坏,即将成功的计划功亏一篑,四百儿郎白白地牺牲了血肉之躯。 如今那龙脖子的丰碑还在,却只能让诗人感叹如同杜甫流寓同谷时的艰难处境。 打败敌人收复京城谁是第一呢?应该再接再厉让创伤恢复。 冲锋在前的和退让在后的都得到同样的赏赐,你们这些人凭借他人的力量又有何作为呢? 当时的大人物以不言功为耻,今晚却在灞陵停歇。 文职官吏们像错铸的铁一样无能,幕府的文书所记载的罪行多得罄竹难书。 谁知道东海边又传来警报,那精神健旺的人据鞍策马,还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没能封侯却还自夸有过人的本领,再次振作又怎能比得上众多的人才。 像那飘零的草奏疏为陈汤申辩,听到战鼓的声音就想起李牧这样的将领。 头发白了才遗憾相识太晚,奋笔写成这首诗来为正义张目。 那行空的战马仿佛能听到我的声音,我写下这首长长的诗歌,当作是痛哭的表达。
赏析
这首诗以纪朱总兵洪章事为主题,通过对历史典故和现实情况的引用和对比,表达了对朱洪章的遭遇的感慨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先以钜鹿之战和魏尚的典故,暗示了功臣可能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接着描述了朱洪章的军队和他的英勇表现,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挫折。诗中还对一些文吏的无能和幕府的罪行进行了谴责,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的英雄和有才能的人的渴望。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诗作来为正义发声,表达了对不公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用典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