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伯时画黄知命骑驴图
长安城头乌夜栖,长安道上行人稀。浮云卷尽暮天碧,但见明月流清辉。
君独骑驴向何处,头上倒著白接䍦。长吟搔首望明月,不学山翁醉似泥。
到得城中灯火闹,小儿拍手拦街笑。道傍观者那得知,相逢疑是商山皓。
龙眠居士画无比,摇毫弄笔长风起。酒酣闭目望穷途,纸上轩昂无乃似。
君不学长安游侠誇年少,臂鹰挟弹章台道。君不能提携长剑取灵武,指挥猛士驱貔虎。
胡为脚踏梁宋尘,终日飘飘无定所。武陵桃源春欲暮,白水青山起烟雾。
竹杖芒鞋归去来,头巾任挂三花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夜栖:乌鸦在傍晚时分归巢。
- 长安道上行人稀:长安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
- 白接䍦:古代的一种头巾,倒戴在头上显得古怪。
- 商山皓:指隐居不仕的贤人,如汉代的“商山四皓”。
- 龙眠居士:指宋代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
- 酒酣闭目望穷途:借酒浇愁,面对困境时的无奈。
- 章台道:汉代长安的一条繁华街道。
- 灵武:地名,唐代边塞重镇。
- 梁宋:古地名,泛指中原地区。
- 武陵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
- 头巾任挂三花树:头巾随意挂在树枝上,形容闲适自在。
翻译
夜晚,长安城头乌鸦归巢,街头巷尾行人稀疏。天边的浮云卷走了黄昏的余晖,只留下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你独自骑着驴,头上倒戴着奇特的白接䍦,仰望着那轮明月,不愿像山翁那样沉醉如泥。
当你来到喧嚣的城市,灯火通明,孩童们拍手欢笑,路边的人们却未必能理解你的孤独。他们或许会误以为你是那个超脱世俗的商山皓。龙眠居士的画技无人能及,他的笔下生风,仿佛能看到他在酒后凝视着远方的困境,画中的景象高昂而激昂。
你并未像长安的游侠那样夸耀自己的青春活力,也不曾带着猎鹰和弹弓漫步在章台道。你未能挥舞长剑去夺取灵武的胜利,或是指挥勇士驱赶猛兽。为何你要在这纷扰的世间流浪,没有固定的归宿?武陵桃源的春天即将逝去,山水间笼罩着淡淡的雾气。
最终,你选择竹杖芒鞋,回归自然,头巾随意挂在树梢,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内心孤寂的旅人形象。诗人通过对长安城的夜晚景色、人物行为以及游子心境的刻画,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追求。他不同于世俗的游侠,更像是一位深思熟虑、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龙眠居士的画作成为他情感寄托的象征,而武陵桃源则代表了他的理想生活。整首诗以诗意的语言,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又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