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题蒲察夫人《闺塾千字文》⑴

肃肃金闺彦。古蒲察、巍巍令族,声名久远。彤管一枝承内则。不写春愁秋怨。更不假、花针柳线。千字文章传千古,又何劳、列女纷纷传。风人旨,异堪羡。 鸥波故事今重见。几生中、双修福慧,才人淑嫒。绣虎雕龙天付与,好是骊珠一串。能使我、读之不倦。俚句勉题容附翼,忝同宗、何故相知晚。何日欲,会君面。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肃肃:端庄恭敬的样子。
  • 金闺彦:指有才德的女子。金闺,指代女子居处;彦,才德出众的人。
  • 蒲察:女真族的一个姓氏,为当时名门。
  • 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后多借指女子文墨之事。
  • 内则:《礼记》篇名,内容是妇女在家庭内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这里泛指妇道规范。
  • 风人旨:指诗歌的旨意。风人,指古代采集民歌风俗以观民风的官员,后泛指诗人。
  • 鸥波故事:鸥波,元代画家赵孟頫号鸥波,他和妻子管道昇皆有才艺,夫妻相得,这里借指有才学的夫妻佳话。
  • 双修福慧:修福又修慧,指福分和智慧都兼备。
  • 才人淑嫒:有才学的女子。才人,有才华的女子;淑嫒,美好的女子。
  • 绣虎雕龙:形容文章的辞藻华丽,比喻写出优秀的文章。绣虎,指三国时曹植,人谓其“绣虎”;雕龙,指战国时驺奭,善辩论,被称为“雕龙奭” 。
  • 骊珠:传说中出自骊龙颔下的宝珠,比喻珍贵的人或物,这里指蒲察夫人的文章如同珍贵的宝珠。
  • 俚句:通俗浅陋的诗句。
  • 附翼:附着在翅膀上,比喻依附。
  • (tiǎn)同宗:有愧于同属一个宗族,自谦之词。忝,表示自谦。

翻译

这位端庄有才的女子出身名门蒲察氏,这可是声名远扬、德高望重的大族。她用一支彤管承接妇道规范,不写那些常见的春愁秋怨之情。也不借助女红刺绣来展现自己,而是写下这千字文章要流传千古。如此杰出,哪里还需要那些众多平凡的烈女事迹来传颂。她文章的诗歌旨意美好,实在令人羡慕。

赵孟頫和管道昇那样的夫妻佳话如今又再次重现。不知经过几世修行,才拥有福分与智慧俱全的夫妻。老天赋予她非凡的文采,文章一篇篇宛如珍贵的骊珠串联。让我读起来简直难以放下。我用这通俗浅陋的诗句勉强题在她的大作旁边作为附庸。虽与她同属一族却深感惭愧,怎么相识得这么晚呢。真希望有一天,能够与她见面。

赏析

这首词是顾太清为蒲察夫人的《闺塾千字文》所题。上阕开篇先赞誉蒲察夫人出身名门,接着着重突出她不写寻常闺怨、不依赖女红,而是以千字文章传千古,展现出非凡的才学和气度,表达对蒲察夫人文学才华的高度赞赏,将其与普通“列女”区分开来,强调其文章的价值。下阕则以赵孟頫和管道昇这对有才夫妻的故事作类比,称蒲察夫人夫妻同样福慧双修。对蒲察夫人的文章不吝赞美,称赞其文采斐然如绣虎雕龙、骊珠串串,令自己读之不倦。最后作者以自己的俚句附题表谦逊,因同宗却相识晚表达遗憾,更流露出渴望与之见面交往的情谊 。整首词语言生动,情感真挚,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上流社会女性中才华出众者的风貌和闺阁文学的成就。

顾太清

顾太清

顾太清,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