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戒诗昔有诗,庚辰诗语繁。
第一欲言者,古来难明言。
姑将谲言之,未言声又吞。
不求鬼神谅,矧向生人道。
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
与其见鳞爪,何如鳞爪无。
况凡所云云,又鳞爪之余。
忏悔首文字,潜心战空虚。
今年真戒诗,才尽何伤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cú):往,到。
- 诠(quán)次:选择和编次。
- 庚辰:指特定的时间。
- 谲(jué):欺诈,诡诈。
- 矧(shěn):况且。
翻译
过去曾有告诫自己不要作诗的诗,在庚辰年的诗言语繁多。最想表达的东西,自古以来就难以明白地说出。姑且用诡诈的方式说出来,还没说话声音又吞了回去。不乞求鬼神谅解,更何况向活人去诉说。东边的云露出一片鳞,西边的云露出一只爪。与其看到这些鳞和爪,还不如没有这些鳞爪。况且凡是所说的这些,又是鳞爪之外的剩余。我忏悔从文字开始,专心地去与空虚作战。今年真的要戒诗了,才思用尽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龚自珍在诗歌创作上的一些思考和内心的矛盾。他一方面似乎想表达一些深刻的东西,但又觉得很难直说,所以用了较为隐晦曲折的方式。诗中用“云露一鳞一爪”来象征那些难以完全展现的事物,也表现出他对表达的纠结。他反思文字并想要戒诗,也反映了他对创作的审慎态度和某种困惑。整首诗语言较为含蓄,富有深意,传达出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