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戒诗昔有诗,庚辰诗语繁。 第一欲言者,古来难明言。 姑将谲言之,未言声又吞。 不求鬼神谅,矧向生人道。 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 与其见鳞爪,何如鳞爪无。 况凡所云云,又鳞爪之余。 忏悔首文字,潜心战空虚。 今年真戒诗,才尽何伤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cú):往,到。
  • 诠(quán)次:选择和编次。
  • 庚辰:指特定的时间。
  • 谲(jué):欺诈,诡诈。
  • 矧(shěn):况且。

翻译

过去曾有告诫自己不要作诗的诗,在庚辰年的诗言语繁多。最想表达的东西,自古以来就难以明白地说出。姑且用诡诈的方式说出来,还没说话声音又吞了回去。不乞求鬼神谅解,更何况向活人去诉说。东边的云露出一片鳞,西边的云露出一只爪。与其看到这些鳞和爪,还不如没有这些鳞爪。况且凡是所说的这些,又是鳞爪之外的剩余。我忏悔从文字开始,专心地去与空虚作战。今年真的要戒诗了,才思用尽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龚自珍在诗歌创作上的一些思考和内心的矛盾。他一方面似乎想表达一些深刻的东西,但又觉得很难直说,所以用了较为隐晦曲折的方式。诗中用“云露一鳞一爪”来象征那些难以完全展现的事物,也表现出他对表达的纠结。他反思文字并想要戒诗,也反映了他对创作的审慎态度和某种困惑。整首诗语言较为含蓄,富有深意,传达出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7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