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芙蓉本意

背灯敧凤枕。见一珠秋弄,水裙风鬓。露华无力,飞下珊珊影。又微芒不定,月坠金波孤迥。小立空塘,怨红衣半卸,消受夜凉紧。 脉脉鸳鸯暝正稳。乍莲房、粉坠惊初醒。香重烟轻,愁绝共幽映。五更魂魄冷。吟断锦云休讯。捐佩疑寒,更凌波恐湿,塘外晓风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敧凤枕: 倾斜着凤纹图案的枕头。
  • 珠秋: 秋天的露珠,也喻指女子的眼泪。
  • 珊珊: 形容露珠落下的声音清脆。
  • 孤迥: 遥远,孤独。
  • 空塘: 空旷的池塘。
  • 怨红衣半卸: 指女子因秋凉而略感哀怨,像是半脱下的红色衣裳。
  • 脉脉: 相视无言,含情脉脉。
  • 莲房: 比喻女子的闺房或心事。
  • 锦云: 美好的梦境,也指锦缎般的思绪。
  • 捐佩: 暗示失去爱情,像弃置的玉佩。
  • 凌波: 比喻女子涉水或行走在水面之上,此处指梦中的情景。

翻译

背对着灯光倚在凤纹枕头边,看见一颗秋露在月光下闪烁,仿佛女子的泪水滑落,带着风中的裙摆和秀发。露珠轻轻落下,发出清脆的声音,月亮如金波般孤寂地挂在天际。她独自站在空荡的池塘边,因秋夜的凉意而略感哀怨,仿佛是那半脱下的红衣承受着夜晚的寒冷。

鸳鸯伴侣在昏暗中安眠,突然间女子被莲房中粉色的香气惊醒。香气浓郁,烟雾轻淡,与她的忧愁交织在一起。直到五更时分,她的心灵感到冰冷,再也无法在美好的梦境中寻觅安慰。她停止了低吟,不再期待回应。心中的爱意如玉佩般失落,害怕在梦中的水面上行走,会被清晨的风阵打湿。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一位女子在秋夜的梦中独处的情景。诗人以露珠、鸳鸯、莲房等意象,寓言女子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背灯、空塘、晓风阵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凄清、孤独的氛围,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寂寞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龚自珍独特的艺术魅力。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7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