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瓠犀:古代形容女子牙齿洁白如瓠瓜之齿,这里指美女的皓齿。
- 姑射仙肌:源自《庄子》中的仙人姑射山,形容肌肤白皙如仙。
- 凉玉滑:形容肌肤细腻如玉且清凉滑爽。
- 茶丁:指茶末或茶饼的碎屑。
- 药甲:中药药材的细小部分,此处可能是指研磨好的药粉。
- 薰衣:古时贵族妇女的一种香薰法,以香料熏衣。
- 黄金鸭:可能是富贵人家烹饪的美食,鸭肉用金黄色的调料腌制。
- 锁骨珊珊:形容女子锁骨的轻盈和秀美。
- 葱佩戛:葱的香气与佩饰相碰撞的声音,形容香气浓郁。
- 玉京人:京城人士,这里可能特指京城的美食爱好者。
- 笋梨酥:可能是一种甜点,以笋梨为主要原料。
- 吴酸蜀辣:吴地和蜀地的特色酸辣口味,此处可能指代某种特别的调料。
翻译
清晨,美女的皓齿轻轻蘸着晶莹的食盐,如同仙子的肌肤般清凉滑嫩。她轻启红唇,品尝着碗中的茶末,又从精致的竹篮里取出药粉。贵妇们用香薰衣料自烹美食,黄金鸭肉的香气四溢。她的锁骨轻盈如玉,佩饰间的葱香更是清脆悦耳。京城的人们偏爱那如笋梨般的酥软甜点,对吴地和蜀地的酸辣风味却毫不了解。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富丽堂皇、生活奢华的画面,通过美女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清代上层社会的精致品味。作者樊增祥以细腻的笔触,将日常琐事升华成诗,赞美了女性的美丽与优雅,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饮食文化和社交习俗。词中穿插的典故和地域特色,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樊增祥
樊增祥,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逃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曾为参政院参政。擅长诗、骈文、词,为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著有《樊山全书》。 樊增祥关系台湾诗二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校录。(吴福助撰)
► 729篇诗文
樊增祥的其他作品
- 《 浣溪纱咏牡丹 》 —— [ 清 ] 樊增祥
- 《 尉迟杯 · 用前韵咏水仙 》 —— [ 清 ] 樊增祥
- 《 罥马索 》 —— [ 清 ] 樊增祥
- 《 昼锦堂咏并蒂榴花四首 》 —— [ 清 ] 樊增祥
- 《 金缕曲 · 笏卿有词悼㤅伯师,叠前韵答之 》 —— [ 清 ] 樊增祥
- 《 桂枝香己亥五月初七夜,寿平招同古微、逊庵观名伶桂凤演《宛城》一剧,赋此赏之 》 —— [ 清 ] 樊增祥
- 《 虞美人 · 回文 》 —— [ 清 ] 樊增祥
- 《 虞美人 · 立秋日书感 》 —— [ 清 ] 樊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