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树窝随处产胡桐,天与严寒作火烘。乌恰克中烧不尽,燎原野火四周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疆:清代对新疆地区的统称。
  • 胡桐:即胡杨树,一种耐旱耐寒的植物,在新疆地区常见。
  • 严寒:极冷的气候条件。
  • 作火烘:如同天然的火炉加热。
  • 乌恰克:清朝时对新疆南部的一个地方(今乌恰县)的称呼。
  • 燎原:形容火势蔓延,无法控制。

翻译

在回疆的每一个角落,胡杨树顽强地生长,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一把把天然火种,寒冷的气候反而助其燃烧,照亮了周围的荒野。乌恰克地区,火势熊熊不息,犹如一片片野火,四处蔓延,红色的火光映照天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疆回疆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以胡杨树象征坚韧的生命力和环境的严酷。严寒不仅没有扼杀胡杨,反而成为它们生存和繁衍的助力。乌恰克的火势既是自然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当地人民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赞颂。诗句画面生动,展现了边疆大地的壮丽景色和人文情感。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