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关内惟闻说教门,如今回部历輶轩。八城外有回城处,哈密伊犁吐鲁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教门:指伊斯兰教,因为新疆地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 回部:清代对新疆地区的统称,包括维吾尔族等民族。
  • 輶轩(yóu xuān):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这里代指官府的车辆,表示朝廷的官员出巡。
  • 八城:清朝时在新疆设立的八座军事要塞,包括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噶尔(今喀什)、库车、乌什、阿克苏、和田和喀喇沙尔(今焉耆)。

翻译

内地的人只知道有伊斯兰教的存在,而现在在回部地区,朝廷的官员坐着轻便的马车频繁出巡。在乌鲁木齐周边,除了汉族城市之外,还有专门的回城,如哈密、伊犁和吐鲁番等地。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林则徐作为晚清官员对新疆地区的认知与管理。他以亲身经历,通过描述教门文化以及朝廷官员在回部地区的活动,展现了当时新疆地区多元文化和朝廷治理的情况。八城的提及,突显了清朝对边疆的军事防御和行政区划,体现了国家版图的稳固。同时,诗中的“历輶轩”也暗示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和文化交流。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