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番社:指高山族的村社。
- 鴃(jué)舌:伯劳鸟的舌头,比喻语言难懂。
- 劳薪:典出《晋书·荀勖传》,后以“劳薪”比喻功力重复,其事不成。
- 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
- 田甲:指旧时拥有田地的人。
- 鱼鳞:这里指鱼鳞册,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
- 餍饫(yàn yù):形容吃饱,满足。
翻译
一整天都好像在做无意义的事,乘坐的轿子不停地上上下下。番社里的人说着难懂的话,记录田地所有者的册子如鱼鳞般繁多。他们的面目几乎让人怀疑是鬼,情形也不像常人。除了对待自己的妻子儿女外,对食物的满足最为亲近。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鲤鱼潭番社清丈田甲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尽日似劳薪”表达出诗人对这项工作的无奈之感。“社丁言鴃舌”,突出了语言交流的障碍。“面目浑疑鬼”则形象地描述了番社人的外貌给诗人带来的特殊感觉。最后两句则展现了番社人除了亲情和对食物的追求外,其他方面与常人的不同。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异样文化和情境的刻画,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特殊的场景和氛围。
林占梅
林占梅,构筑潜园,雅集诗骚。文酒之盛,冠于北台。著有《潜园唱和集》二卷、《潜园琴馀草》八卷,其中《潜园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潜园琴馀草》约有诗一千九百馀首,写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多咏骨肉亲友、园居、游历、时事、兴怀之作。五言古、近体,善摹难状之景,达难显之情。作品风格多样,平易晓畅法白居易,感时忧国似陆放翁,伤感兴怀如吴梅村。台澎道徐宗干评其诗「和静清远、古澹恬逸」、「诗味多琴味」。兹据台湾分馆藏《潜园琴馀草》为底本,并参照下列对校本编校:李清河藏《潜园琴馀草》(以下简称李本)、李清河藏《潜园诗抄》(以下简称李抄本)、连雅堂《台湾诗荟》(以下简称荟本)、台湾文献丛刊《潜园琴馀草简编》(以下简称台银本)、《新竹文献会通讯》(以下简称文献本)、陈培桂《淡水厅志》、林维丞《沧海拾遗》、蔡振丰《苑里志》、郑鹏云《师友风义录》、连横《台湾诗乘》、王松《台阳诗话续编》、林钦赐《瀛洲诗集》、赖子清《台湾诗醇》、曾笑云《东宁击钵吟后集》、彭国栋《广台湾诗乘》、蜕萒老人《大屯山房谭荟》。
► 618篇诗文
林占梅的其他作品
- 《 乌眉崎遇雨(甲寅) 》 —— [ 清 ] 林占梅
- 《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 —— [ 清 ] 林占梅
- 《 勉五舍弟 》 —— [ 清 ] 林占梅
- 《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 —— [ 清 ] 林占梅
- 《 霄里庄晓发 》 —— [ 清 ] 林占梅
- 《 久旱得雨,霁后周涉园池,乘兴吟示松潭广文 》 —— [ 清 ] 林占梅
- 《 仿上官竹庄「莆阳天马晴岚图」,自题山水横披 》 —— [ 清 ] 林占梅
- 《 系船登石岩,烹茶晚眺 》 —— [ 清 ] 林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