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吊古歌
注释
- 钱武肃王:即钱镠(li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国王。
- 东瀛:指东海。
- 建牙:古代出师前树立军旗。
- 鲲身:指澎湖。
- 田横:秦末起义领袖。
- 克:应为“恪”。
- 唐庄基:不太明确具体所指。
- 荆州辙:可能指类似历史上在荆州发生的一些祸乱事件。
- 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
- 圣祖:指康熙皇帝。
- 王浚:西晋名将。
- 澎岛:澎湖列岛。
- 吼门:地名。
- 衔璧:古代兵败降敌,送上玉璧。
- 却正:人名。
- 山邱:即山丘。
- 梃:棍棒。
- 海陬(zōu):海边。
- 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省称,原指森林,后指佛寺。
- 蚍蜉(pí fú):大蚂蚁。
- 虬髯客:传奇中的风尘三侠之一。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钱武肃王镇守吴越之地,知道天命带着全家朝拜宋朝廷。从来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君王,睡卧旁边怎能容许有鼾声发出。当年郑氏占据东海,树立军旗赐予姓氏,威名很盛。军队在鹭屿走投无路雄心丧失,作战取胜在澎湖成就霸业。穿着铠甲拿着兵器占据荒僻岛屿,居然像田横一样倔强。当时正当壮年三十九岁,气势能冲斗牛可征服巨鲸。一定是上天之心厌恶祸乱,所以让他的年纪骤减来换取太平。传闻一夜将星坠落,编户平民和官吏一起都流下眼泪。可叹那郑经行事豪奢,监国的藩臣简直如同儿戏。像孙恩一样无常出没,迁徙百姓导致民众失业都备受牵累。错误地把关键事务托付给健儿,七个府郡成功后很快又放弃。国家残破难以完全补救,每天在别墅游玩只是勉强求个偷安。传位给郑克(恪)还算是有了合适的主人,好的政治能让百姓欢乐。无端生出变故而设计毒计,伏兵在都堂导致鲜血流淌。离别妻子、做别人的奴隶都不能被允许,像砥柱在中流立刻被摧毁折断。奇勋还没能开阔唐庄基,悲惨灾祸又重蹈荆州那样的覆辙。形势像累卵一样危险还能说什么,君主懦弱而贼臣尊贵。
用严厉的刑罚和繁重的敛财来使民众疲惫,每天盼望朝廷的军队来颠覆现状。果然康熙皇帝动了怜悯之心,王浚的船队从海上屯驻。梅花的一阵风收复了澎湖列岛,在吼门形势窘迫郑克(国轩)奔逃。坐木筏还想夺取友邦,捧着玉璧难以保存祖宗的家业。跟随的人哪里有却正那样的人,可怜只能无字泪别山丘。在朝堂有幸手执投降王的棍棒,封爵仍得到归命侯。三十年来海防的灾祸从此平息,雨露均匀地润泽一切,教化遍及各处。现今繁华的道路连绵千里,礼乐文章遍布海边角落。往日的灵光寂寞成为了佛寺,荒烟蔓草有昆虫啾啾鸣叫。我来凭吊古时宫殿经过这里,摸读石碑剔除苔藓费力地摩挲。自古以来掌握符命有真正的天意,白白地想着撼动大树的只是很多的蚍蜉。我羡慕那像虬髯客一样的英雄,在太原一见就立刻放下武器。不然当时像楚霸王项羽一样,只能在喑哑叱咤中白白消磨。有能举起大鼎和拔山的力量,对神州赤县有包揽的想法。哪里知道最后在乌江自刎,“虞姬啊虞姬,我该拿你怎么办”。劝你不要妄想窥探皇权神器,一局棋结束已经烂柯。
赏析
这首诗主要叙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钱武肃王以及清朝时期与郑氏相关的历史事件。诗中回顾了钱武肃王知天命向宋朝称臣,对比了郑氏的兴衰起伏,包括其前期的英勇与后期的混乱、覆灭等。诗人感慨了郑氏的失败以及对民生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赞誉了康熙皇帝平定郑氏之乱、恢复和平的功绩。整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王朝更替、英雄成败的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权势争夺的感慨和对人民遭难的同情。诗作篇幅较长,对历史情节的叙述较为详尽,且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形象的描写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