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趣楼杂诗
退庵留片石,载归从桂林。
有园在南浦,兵燹愁见侵。
阿翁夙一见,积思极云岑。
不图三十年,苞裹来江浔。
有如久别朋,劫后交逾深。
小子日侍侧,俨然父执临。
故知彼亦寄,贵喻沧洲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趣楼:陈宝琛的书斋名。
- 退庵:陈宝琛的别号。
- 兵燹(xiǎn):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
- 阿翁:对祖父的称呼。
- 云岑(cén):云雾缭绕的山峰,借指隐居之处。
- 父执:父亲的朋友。
翻译
退庵留下一块石头,从桂林运载归来。有个园子在南浦,因兵乱灾祸而忧愁被侵扰。祖父过去曾见过一次,长久的思念如同到了云雾缭绕的山峰。没想到三十年后,用包裹带到了江边。如同久别的朋友,经历劫难后交情更加深厚。我每天在旁边侍奉,庄重得如同面对父亲的朋友。因此知晓它也是一种寄托,贵在能比喻那沧海之洲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一块从桂林带回的石头展开叙述和抒情。诗中通过描述对石头的珍视和深厚感情,体现了作者对过去经历的怀念、对家人深情,以及对某种精神寄托的追求。如“不图三十年”表达了时间跨度之长和重逢的意外之喜。“有如久别朋,劫后交逾深”将石头比作久别重逢的朋友,更突出了其特殊的情感意义和经历沧桑后的深刻情感。最后强调这石头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内心的寄托和对某种超脱心境的向往。整体意境深沉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