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杂述
海荷开且阑,张叟病未已。
一樽岂或尼,坐见凉风起。
颇闻休假中,诗卷自料理。
思旧蒐遗文,无人会微旨。
宣南盛气类,往者逝如水。
卅载终合并,与公俱老矣。
楼台故无地,错拟集贤里。
但愿长赓酬,香山窃自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寓斋: 作者的书斋或居所。
- 阑: 将尽,凋零。
- 张叟: 指的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姓张的老者。
- 尼: 阻碍,阻止。
- 凉风起: 暗示季节转换,天气转凉。
- 休假中: 在休假期间。
- 搜遗文: 搜集散佚的古代文献或诗文。
- 微旨: 深藏不露的意义,微妙的含义。
- 宣南: 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 类: 类似,仿佛。
- 逝如水: 流逝得像流水一样迅速,形容时光飞逝。
- 三十载: 三十年。
- 合并: 指去世。
- 集贤里: 历史上的一种学府或学者聚居之地。
- 赓酬: 相互唱和,持续作诗。
- 香山: 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退居之地,这里借指隐逸生活。
翻译
海上的荷花已经凋零,老友张氏的病情还未见好转。一杯酒难道还能阻碍什么呢?只是坐着就感觉到了秋风的来临。听说他在休假期间,还独自整理诗卷。他想找回旧日的友情,探寻那些遗失的诗篇,但无人能理解其中深意。那里的文化气息仿佛还在,过去的时光却如流水般一去不返。三十年过去了,我们都老了,他终于离开了,就像在集贤里那些曾经的学者。只希望我能长久地回应他的诗作,就像白居易那样在香山过着隐逸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张叟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陈宝琛通过描绘海荷凋零、凉风乍起的场景,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他注意到张叟在病中仍不忘诗文,体现出其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同时,诗中提到的“搜遗文”、“无人会微旨”,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文化追求。最后,诗人以香山白居易自比,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回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岁月无情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