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阁成属有北行留别山中诸子
东坡六十一,始规白鹤峰。
明春乃落成,我龄适与同。
屏居越两纪,一壑甘长终。
谁知无心云,去住随天风。
兹山匪广峻,横舍环玲珑。
脉络系全闽,却居闾井中。
引泉溉新竹,对月哦古松。
固虑佚老办,不为山灵容。
欲别谢知爱,所期信无穷。
行藏吾自审,不用哀龙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
- 规:规划,建造。
- 白鹤峰:地名,可能指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白鹤山。
- 屏居:隐居,居住。
- 越两纪:过了两个十二年,约三十年。
- 壑:山谷。
- 固虑:本意是忧虑,此处表示担心。
- 佚老:老去,衰老。
- 山灵:山神,代指山中的自然环境。
- 龙钟:形容老年人行动不便。
翻译
苏东坡六十岁那年,开始计划在白鹤峰建屋。到了春天就可以完工,恰好我的年龄也和他一样。我在越地隐居了三十多年,甘愿在这山谷中度过余生。谁料到,我就像无心的云朵,随风飘忽不定。这座山虽不大,但房屋错落有致,如玉带环绕。它联通着整个福建,却坐落在人群之中。我打算引来泉水灌溉新竹,对着月光吟咏古松。我虽然担心自己老去无法照应,但也不愿违背山的灵气。想要告别朋友们,期待我们的友情长久。对于人生的行止,我自己心中有数,不必感叹老态龙钟。
赏析
这首诗是陈宝琛以苏东坡晚年在白鹤峰筑屋为背景,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苏轼的白鹤峰之行,寓言了自己的人生境遇,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情的深深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生活艺术化的追求,如引泉、对月等,显示了诗人超脱的心境。同时,诗人以“无心云”自比,暗示自己的随缘自在,不为外物所累。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