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
注释
- 土番(tǔ fān):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在过去的语境中使用,现在这种称呼可能不恰当)。
- 荦确(luò què):指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 剺面文身(lí miàn wén shēn):少数民族的风俗,在脸上划花纹并纹身。剺,用刀划开。
- 红毛:旧时对西方人的称呼,这里可能指其带来的影响或风气。
- 塍(chéng):田埂。
- 恣(zì):肆意,放纵。
- 侵陵:侵犯欺凌。
翻译
土番的人畏惧他人如同畏惧贼人一般,自己筑起土牛来划分他们的区域。这些土牛星罗棋布,有二十四头,尺寸丝毫不差,就像用绳墨量过一样。 用大石头砌成,再用泥土塑形,土牛的头角高高耸立,形状奇特。我听说过去这里是生番居住的巢穴,他们出没无常,杀人当作食物。 圣人出现后,妖邪鬼怪都消失了,这些人也在脸上划花纹并纹身,表示对圣人的感恩戴德。一条红线划分了疆界,纳入了尧的统治范围,万顷绿色的田埂都遵循着禹的规则。 划分疆界设立界限,严格进行提防,不允许百姓受到逼迫。土牛筑成后,这里的风气却变得像红毛人那样,土壤还是如同以前一样,但情况已经有所变化。 那时番奴们的田地富饶,他们烹羊宰猪,快乐至极。喝醉后回来两眼昏花,忽然惊讶地发现土牛倒在路边。 他们拿着短笛随口吹奏,欢呼歌唱,脚踏着夕阳的余晖。近来十社中有九社已经空虚,农具都转移到了内山以北。 只有那几堆土牛还留在山岩旁,仿佛仍承受着千钧的力量。豪强子弟肆意侵犯欺凌,拔掉他们的毛发,削去他们的皮肉,却无法禁止。 朝廷对兼并土地有明确的刑罚,可叹你们这些无处诉苦的人实在令人同情。牛牯岭外烽火明亮,许多村庄都长满了荆棘。 怎能到处筑起千万头土牛,让所有人都放下刀剑,回归农事呢?牛啊牛啊,你不要悲哀,就连铜驼也和你一样处于荒草丛中。
赏析
这首诗以土牛为线索,描绘了土番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现状。诗中通过描写土牛的建造和分布,反映了当地人民对领土的划分和保护意识。同时,也提及了过去此地的生番情况以及圣人出现后的变化,展现了社会的发展历程。然而,诗中也揭示了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如豪强子弟的侵陵,导致百姓的苦难和土地的荒芜。作者对这些现象表示了不满和同情,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渴望,希望人们能够放下争斗,回归农事,过上安定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沉,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