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 江口醉后作

钟山后湖,长干夜乌。齐台宋苑模糊,剩连天绿芜。 估船运租,江楼醉呼。西风流落丹徒,想刘家寄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苏南京。
  • 长干:古建康里巷名,也写作“长巷”。
  • 齐台宋苑:齐台,即齐宫,在今山东临淄;宋苑,即梁园,在今河南商丘。这里泛指历史上的繁华宫苑。
  • 绿芜:丛生的绿草。
  • 估船:商船。
  •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翻译

紫金山和后湖在那里,长干里夜间有乌鸦啼叫。齐国的宫殿和宋国的园苑都已模糊不清,只余下那连接天边的茂密绿草。商船运输着租赋,在江楼上醉酒呼喊。西风将我吹落到丹徒,不禁想起了刘寄奴。

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南京的衰败景象,昔日繁华的宫殿园林如今已被荒草淹没,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下片则通过描写商船和江楼醉呼的场景,展现了现实生活的一面。最后以回忆刘裕来点染,增添了词作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整首词意境深沉而苍凉,将历史与现实巧妙融合,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 17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