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见澎湖岛以无风不能至

五日叹羁迟,六日漩尤静。 意轻溟涨阔,目炫阳乌烱。 飞廉谢冰夷,逃窜深戢影。 穹苍虚相涵,一气同溟涬。 乌鲨狎澹濧,拨剌时一逞。 舵移昧远近,寸碧出俄顷。 安辨根虚无,常虞失㜊奵。 气蹻未可乘,临空殊耿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羁迟(jī chí):淹留耽搁。 漩(xuán):回旋的水流。 溟涨(míng zhǎng):溟海与涨海,泛指大海。 烱(jiǒng):同“炯”,明亮。 飞廉:风神名。 冰夷:水神名。 戢(jí)影:藏身。 穹苍(qióng cāng):苍天。 溟涬(míng xìng):天地未形成时的自然之气。 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澹濧(dàn duì):荡漾。 拨剌(bō là):鱼跃声。 㜊奵(xiá dīng):危险。 蹻(jué):同“屩”,草鞋。这里指飞。

翻译

这五天感叹行程被羁留耽搁,到了第六天,漩涡处尤其平静。心不在意大海的广阔,目光被明亮的太阳照耀得有些炫目。风神飞廉向水神冰夷致谢,二者逃窜躲藏起来,没了踪影。苍天虚空而广阔,天地间的气息如同那混沌未开的自然之气。乌鲨在水中肆意游荡,不时地猛然跃动,发出拨剌的声响。船舵移动,让人难以分辨远近,一小片绿色的陆地突然出现在眼前。怎能分辨这陆地是否是虚幻的呢,常常担心会有危险出现。无法凭借这股气飞行,面对天空,心中甚是不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中见到澎湖岛却因无风而难以到达的情景。诗中首先描述了行程的耽搁和海上的状况,大海的广阔、阳光的耀眼以及风神水神的消失,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通过描写乌鲨的活动和陆地的突然出现,增添了一些动态和希望。然而,作者又对所见陆地的真实性表示担忧,反映出在海上航行的不确定性和心中的不安。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丰富,将海上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了航海中的种种情感和体验。

朱仕玠

清福建建宁人,字璧丰,号筠园。朱仕琇兄。乾隆十八年拔贡生。授德化教谕,后升内黄知县,未上任而卒。有《筠园诗稿》、《小琉球漫志》、《龙山漫录》等。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