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侍郎备兵大同

关榆萧瑟二庭空,堠火平安九塞通。 往日连师惊朔漠,只今市马互西东。 黄河天上三城戍,画角霜前万里风。 知有冯唐论将帅,不令魏尚久云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榆:泛指北方边塞的树木。
  • 堠(hòu)火:古代瞭望敌情的烽火。
  •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 三城戍:三座边城的防守。
  • 画角:古代乐器,发声凄厉。

翻译

北方边塞的树木萧瑟,两个庭院空旷,瞭望敌情的烽火平安使得九边关塞通畅。过去连续出兵震惊北方大漠,现今马匹交易在东西方进行。黄河如在天上守护着三座边城的戍守,画角在秋霜前迎着万里的风。知道有人像冯唐一样议论将帅,不会让魏尚长久地留在云中郡。

赏析

这首诗是送友人曹侍郎去大同筹备军事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边境的景象和状况,既有过去的军事行动,又有如今较为和平的贸易往来等情况。通过对一系列景象的描写,如关榆、堠火、黄河、画角等,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且略带萧瑟的边塞氛围。结尾用冯唐为魏尚进言的典故,暗示希望友人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得以发挥才能,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整体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显示出作者对边塞之事的深刻了解和对友人的关心。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