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先寺漱玉亭

· 李纲
未游漱玉亭,先诵东坡诗。手持芙蕖跳下清泠中,疑非谪仙不能为此词。 后翁三十年,我亦游于斯。飞桥已堙没,故迹多推移。 空馀高岩与深谷,落日惨淡松风吹。白龙依旧出青峡,散沫下作清涟漪。 古来陵谷会迁变,况乃景物资人为。云间滟滟吐寒月,清光不减翁当时。 相望一世发孤笑,坐使万古生长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芙蕖:荷花。
  • ****清泠(líng):清凉寒冷的样子,这里指清凉的水。
  • 谪仙:原指神仙被贬入凡间后的一种状态,在诗中借指苏东坡超凡的才华如仙人。
  • 堙(yīn)没:埋没。
  • 陵谷:丘陵和山谷,常用来比喻世事变迁。
  • ****滟滟(yàn):形容月光闪耀的样子。

翻译

还没有游览漱玉亭的时候,我就先诵读了苏东坡写的关于此地的诗。诗里说有人手持荷花纵身跳下清凉的水中,我怀疑不是像仙人般超凡的苏东坡不能写出这样的词。 三十年过去之后,我也来到这里游玩。横跨的桥梁已经被埋没,旧日的痕迹大多改变推移。 只剩下高高的山岩和幽深的山谷,落日时分景色惨淡,松风瑟瑟。白色的瀑布仍然从青色的峡谷中奔涌而出,溅起的白沫化作层层清澈的涟漪。 自古以来山川都会变迁,何况景物还会受到人为的影响。云间闪耀着冰冷的月光,清冷的光辉和苏东坡当时见到的没有减少。 相隔一世只能发出孤独的笑意,让人久坐生愁,为这万古的变迁而心生悲凉。

赏析

这首诗围绕作者对开先寺漱玉亭的游历展开 。开篇通过自己尚未游览就先读东坡诗,将读者一下子带入东坡笔下关于漱玉亭的奇幻情景中,对东坡才华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讲述自己时隔三十年来到此地,眼前飞桥堙没、故迹推移的景象,与往昔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岁月变迁的感叹。“空馀高岩与深谷”几句,描绘出眼前景象的萧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沧桑感。尽管瀑布依旧,但“古来陵谷会迁变,况乃景物资人为”一句点明,不仅自然的变迁会改变景物,人为因素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云间滟滟吐寒月,清光不减翁当时”巧妙地将今时之景与东坡当年所观相联系,同一轮寒月清光依旧,可人物与世事早已不同,在此基础上,尾联“相望一世发孤笑,坐使万古生长悲”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跨越时空与东坡相望却只能独笑感慨的孤寂,以及对万古世事变幻无常的深沉悲叹。全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既有对往昔文人的追慕,又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与喟叹。

李纲

李纲

宋邵武人,字伯纪,号梁溪。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宣和间为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请徽宗禅位太子以号召天下。钦宗立,历任兵部侍郎、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坚主抗金,反对迁都,积极备战,迫使金兵撤离。未几以“专主战议”被逐。高宗建炎元年,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力主联合两河义士,荐宗泽,然高宗意存茍安,为相仅七十五日即罢。后屡陈抗金大计,均未纳。卒谥忠定。有《梁溪集》。 ► 16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