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渡淮
长淮渺渺烟苍苍,扁舟初脱隋渠黄。
平生见此为开眼,况复乞身还故乡。
嗟余涉世诚已拙,径步不虞机阱设。
空馀方寸炳如丹,北望此时心欲折。
楚天清晓作轻寒,黄芦着霜声正乾。
川回金碧隐窣堵,风远钟磬闻龟山。
橹声呕轧归何处,笑指江皋寻旧路。
松菊荒芜欲自锄,盗贼颠翻非所惧。
蟹螯菊蕊风味遒,且须为尽黄金舟。
世间种种如梦电,此物能消万古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渺:形容悠远、久远的样子。
- 隋渠:这里指运河。
- 嗟余:叹息我。
- 涉世:接触社会,经历世事。
- 径步:直接前行。
- 不虞:不料,没想到。
- 机阱: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比喻坑害人的圈套。
- 炳如丹:像丹砂一样鲜明。
- 窣堵(sū dǔ):佛塔。
- 呕轧(ōu zhá):形容橹声。
- 江皋:江岸,江边高地。
- 遒(qiú):刚劲有力。
翻译
长长的淮河烟波渺渺一片苍茫,小船刚离开泛黄的隋渠。一生能见到这样的景象算是开了眼界,何况又是乞求辞官返回故乡。叹息我经历世事实在太笨拙,直接前行没料到有坑害人的圈套布置。只留下心中那片赤诚像丹砂一样鲜明,向北望去此时心情几乎要折断。楚地的天空清晨透出轻微的寒意,黄色的芦苇上结着霜发出干枯的声音。河流回旋处金碧辉煌隐约可见佛塔,风从远处吹来能听到龟山传来的钟声和磬声。摇橹的声音咿呀作响要归向何处,笑着指向江边高地寻找旧路。松菊已经荒芜想要自己去锄草,盗贼出没也不畏惧。蟹螯和菊花的花蕊风味刚劲,暂且必须饮尽这黄金般的美酒。世间种种都如梦中的闪电,只有这酒能消除万古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月初八渡淮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既描写了淮河的苍茫景色,如“长淮渺渺烟苍苍”,又表达了自己涉世的感慨与无奈,如“嗟余涉世诚已拙,径步不虞机阱设”。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向往和回归的期待。诗中还描写了楚天的清寒、黄芦的声响、河流及佛塔寺庙等景象,增添了画面感。“橹声呕轧归何处”等句表现出行程中的动态感。后面提到松菊荒芜、不畏盗贼以及享受蟹螯菊蕊和美酒等,既有对现实的一些态度,也有试图借酒消愁的意味。整体上,这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展示,体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复杂的情感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