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耕
世人遗子孙,孰不曰田地。
尺累并寸积,朝营复夕计。
曾不一再传,歘然皆弃置。
何如此一心,操存即本是。
方寸地虽少,充拓何有际。
传诸子孙子,耕之有余利。
若人达斯理,名堂寓深意。
恶小不枉为,义小罔敢弃。
五福萃厥躬,一乡称善士。
愿言慎始终,余庆被来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遗(wèi):给予,馈赠。
- 孰:谁。
- 尺累并寸积:一点一点地积累。
- 朝营复夕计:从早到晚地谋划经营。
- 歘(xū)然:忽然。
- 操存:保持,坚守。
- 本是:根本所在。
- 拓(tuò):开辟,扩充。
- 达斯理:明白这个道理。
- 名堂:命名堂号。
- 罔(wǎng):不。
- 萃(cuì):聚集。
- 厥(jué):其。
- 躬:自身。
- 裔(yì):后代。
翻译
世上的人留给子孙的东西,谁不说田地是重要的呢。 一点一点地积攒,从早到晚地谋划经营。 可是不曾过了一两代,就忽然都被遗弃了。 为什么不保持这样一种心思,坚守内心才是根本所在。 内心那方寸之地虽然少,但若是扩充起来哪里会有边际呢。 把这种理念传给子子孙孙,让他们像耕作田地一样去践行,会有很多益处。 如果有人能明白这个道理,给堂屋命名也蕴含着深意。 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义举再小也不敢舍弃。 五种福气会聚集在他身上,整个乡里都会称赞他是善人。 希望他能谨慎地对待事情的开始和结束,让福泽惠及后代子孙。
赏析
这首诗以谈论留给子孙的遗产为主题,通过对比人们对田地的重视和其易被遗弃的现实,强调了保持良好品德和内心操守的重要性。诗中指出,与其积累物质财富,不如培养子孙的品德,让他们明白善恶之分,坚守正义。内心的修养如同一块可以无限拓展的土地,能带来无尽的益处。作者认为,明白这个道理并践行的人,会获得五福,成为乡里的善士,且福泽会延续到后代。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倡导了一种重视品德传承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