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叔善

· 蓝仁
十年前识王长史,驿舍题诗寄寂寥。 南北风尘音信断,东西岐路梦魂遥。 雪霜已入诗人鬓,广海长驱使者轺。 骢马清风谁不避,蛮中瘴疠一时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史:古代官名,这里是对王叔善官职的称呼。
  • 驿舍(yì shè):驿站供来往人员住宿的房屋。
  • (yáo):古代一种轻便的马车。
  • 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古代官员常用作交通工具。
  • 瘴疠(zhàng 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翻译

十年前我结识了王长史,在驿站的房屋中题诗来寄托自己的寂寥之情。 南北两地因战乱风尘使得音信断绝,东西方向的岔路让梦魂也感到遥远。 雪霜已经染白了诗人的双鬓,广阔的大海长久地驱使着使者的车辆。 骑着青白色相杂的马,带着清正廉洁的风气,没有人不避让,蛮地中的恶性传染病一时间也消散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王叔善的,通过回忆十年前的相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因战乱而导致的音信断绝,以及路途的遥远艰难,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年华的老去。然而,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王叔善的描写,如“广海长驱使者轺”“骢马清风谁不避,蛮中瘴疠一时消”,展现了他的奔波劳累和清正廉洁的形象,也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期望,希望他的到来能消除蛮地的瘴疠,给当地带来安宁和健康。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既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又反映了社会的现实。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