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偶成

· 蓝仁
背郭茅堂早闭门,天寒独恋缊袍温。 琴书散漫无宾客,稼穑艰难有子孙。 竹杖稍能扶病力,梅花强欲恼吟魂。 蹇驴踏雪如堪借,行尽江南数里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背郭:背向城郭(guō)。
  • 茅堂:茅草盖的堂屋。
  • 缊(yùn)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
  • 稼穑(jià sè):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 蹇(jiǎn)驴:跛(bǒ)脚的驴。

翻译

背对着城郭的茅草屋早早地关闭了门,天气寒冷,唯独眷恋那温暖的乱麻袍。琴书随意摆放,也没有宾客来访,农业劳作艰难,好在有子孙相伴。竹杖勉强能够支撑病弱的身体,梅花极力想要扰乱我吟诗的思绪。如果能借到那跛脚的驴子踏着雪出行,我要行遍江南的许多村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冬日中诗人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首联通过“背郭茅堂”“早闭门”“天寒”“缊袍温”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温暖的渴望。颔联写诗人的生活状态,琴书散漫显示出他的闲适,而稼穑艰难则道出了生活的不易,好在有子孙相伴,给人一丝慰藉。颈联中竹杖扶病力,表现出诗人身体的虚弱,而梅花强欲恼吟魂,则以梅花的顽强来反衬诗人的困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屈。尾联中诗人希望能借蹇驴踏雪,行遍江南数里村,表现出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

蓝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