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石交十首

兰为美人魂,石为君子心。 君子多哭石,哭石不成音。 哭石不哭花,哭花非岖嵚。 天地一朝毁,古衣穴破衾。 奇人抱冰死,剑去龙亦沉。 古木老声悲,地蝹索森森。 石气不可平,石魂不可侵。 感此成哀哭,哭死鬼开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岖嵚(qū qīn):形容山势险峻,这里指不诚挚、不正直。
  • (yūn):指龙貌或蜿蜒之貌。

翻译

兰花是美人的灵魂,石头是君子的心。君子大多对着石头哭泣,对着石头哭泣却没有声音。对着石头哭而不对着花哭,对着花哭并非出于正直之心。一旦天地毁灭,古老的衣服像被洞穴破毁的被子。奇特的人怀抱冰块死去,宝剑离去龙也沉没。古老的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地上龙的模样盘曲着,树木阴森。石头的气概不能平息,石头的灵魂不能被侵犯。有感于此而形成悲哀的哭泣,哭得死去的鬼魂也敞开衣襟。

赏析

这首诗以兰石喻人,表达了一种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诗中通过君子哭石,表现出对正直、坚韧等品质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困境与无奈。天地一朝毁的描述,增添了一种悲壮的氛围。奇人抱冰死等形象,富有想象力,强化了主题的表达。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古朴,富有感染力,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