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市声一东

短剑光于银,照吾面上尘。 偻松何字怪,偃柳亦名人。 石骨秋前瘦,沙痕雪后新。 丹丘多鬼血,逋子未知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偻(lǚ)松:弯曲的松树。
  • 偃(yǎn)柳:倒下的柳树。
  • 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指虚幻的仙境或神秘之地。
  • 逋(bū)子:逃亡者,这里或许指的是迷茫、漂泊的人。

翻译

短短的剑光如银般闪耀,照亮我脸上的灰尘。 弯曲的松树不知为何形状怪异,倒下的柳树也被人当作奇特的景观。 石头的骨架在秋天来临前显得消瘦,沙滩的痕迹在雪后变得崭新。 那神秘的丹丘之地满是鬼魅的血迹,而迷茫的人还不知渡口在何方。

赏析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神秘、清冷的氛围。诗中通过描写剑光、偻松、偃柳、石骨、沙痕等景象,展现出一种萧索而奇特的画面。“短剑光于银,照吾面上尘”,以剑光开篇,有一种冷峻的感觉。“偻松何字怪,偃柳亦名人”,将弯曲的松树和倒下的柳树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增添了诗的神秘感。“石骨秋前瘦,沙痕雪后新”,通过对石骨和沙痕的描写,表现出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力量。最后“丹丘多鬼血,逋子未知津”,则给诗增添了一层虚幻和迷茫的色彩,让人深思。整首诗意境独特,用词巧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