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鼍梁未可渡,抗手友崧高。 孤竹不能媚,白云毋乃劳。 南山韬雾豹,幻海吼蒲牢。 肉食多毛颖,何人诵甫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鼍(tuó)梁:用鼍皮作的浮桥。
  • 崧高:山大而高。
  • 孤竹:一种植物,也借指用以制笛的竹材。
  • 毋乃:莫非;岂非。
  • 韬(tāo):隐藏,隐蔽。
  • 蒲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兽,据说它吼叫的声音非常响亮,所以古代的大钟上常铸有蒲牢的形象。
  • 毛颖:毛笔的代称。因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以笔拟人,而得此称。

翻译

鼍皮浮桥不能渡过,只能与高大的山为友抬手相抗。 孤竹不会谄媚,白云难道就不辛劳吗? 在南山隐藏着如雾中豹般的人才,幻海中蒲牢在吼叫。 那些吃肉的人多使用毛笔,又有谁会吟诵甫桃呢?

赏析

这首诗意境深邃,充满了隐喻和象征。诗人以鼍梁不可渡暗示前行的困难,以与崧高为友表达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孤竹的不媚和白云的劳,可能象征着坚守自我与付出的不易。南山韬雾豹和幻海吼蒲牢,寓意着世间隐藏着有才能的人和不寻常的力量。最后两句则对现实中人们的行为和追求提出了疑问,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整首诗用词独特,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