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掌教考绩三章

· 霍韬
明明明廷,桐露斯零,桐鸟斯鸣。 有鸟修翎,饮喙穗城。 借涛南溟,借云北冥。 听鸟凤和声。 明明明命,普天保定,普天无竞。 小人是正,君子是敬。 显允君子,共天之威命。 对扬威命。 明明明德,于昭允塞。 建民之极,作民彝则。 显允君子,明德是率。 是槱朴棫,是奏嘉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廷:指圣明的朝廷。
  • :则,就。
  • :降落。
  • 修翎:修长的羽毛。
  • (huì):鸟兽的嘴。
  • 穗城:广州的别称。
  • 南溟:南海。
  • 北冥:北海。
  • 显允:英明信诚。
  • 彝则:法则。
  • (yǒu):堆积。
  • 朴棫(pǔ yù):泛指灌木丛。

翻译

光明的圣明朝廷,桐树上的露水就此降落,桐树上的鸟儿就此鸣叫。 有鸟儿修长的羽毛,在广州饮水啄食。 凭借南海的波涛,凭借北海的云彩。 聆听鸟儿如凤般的和声。

光明的圣明使命,普天下都得以安定,普天下都没有争斗。 使小人得到纠正,使君子受到敬重。 英明信诚的君子,共同秉承上天的威严命令。 颂扬这威严的命令。

光明的圣明品德,在光明中确实充满。 建立民众的准则,作为民众的法则。 英明信诚的君子,以光明的品德为表率。 这是堆积的灌木丛,这是献上的美好功绩。

赏析

这首诗以歌颂朝廷、使命和品德为主题。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桐露降落、桐鸟鸣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祥瑞的氛围。接着提到鸟儿在广州的活动,以及借助南海、北海的力量,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诗中强调了朝廷的使命是让天下安定,无争斗,同时要纠正小人,敬重君子。最后,诗中赞美了圣明的品德,认为其能够建立民众的准则,成为民众的法则,而君子则应以品德为表率,献上美好功绩。整首诗语言古朴,意象丰富,表达了对朝廷和品德的赞美与期望。

霍韬

霍韬

明广东南海人,字渭先,号兀厓、渭厓。正德九年进士第一。告归成婚,读书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议“大礼”称帝意,数迁,超拜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丁忧后,起历吏部左、右侍郎,以好与人竞,致帝厌之,出为南京礼部尚书。在南京,施政以维护礼教为要,而为人行事多不洽公论。再为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有《诗经解》、《象山学辨》、《程朱训释》、《西汉笔评》、《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