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酬述四章
所属合集
注释
- 洙泗(zhū sì):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这里代指孔子讲学的地方。
- 潺湲(chán 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 脉脉:形容水连续不断地流淌。
- 渊渊:形容水深的样子。
- 造次:匆忙,仓促。
- 猗(yī):表示赞美。
- 溉(gài):浇灌。
- 泽:滋润。
- 眇(miǎo):微小。
- 矧(shěn):况且。
翻译
以前曾到过洙水和泗水一带,也涉足过那水流。那水流缓缓流淌,不能用来行船。难道是那流水,不能用来行船。那潺潺的流水,不能用来行船。万里清澈的水流,万古安宁地流淌。汇聚于大海和沟壑,让天地保持着稳定。
以前曾到过洙水和泗水一带,也探寻过它的源头。它的源头水连续不断地流淌,它的水流幽深深远。难道是匆忙之间,就可以找到渡口。在那洙水中沐浴,已经洗净了我的尘土。在那泗水中沐浴,又洗净了我的尘土。尘土已经洗净了,怎敢说找到了渡口。饮用那洙水,已经洗净了我的心灵。饮用那泗水,也洗净了我的心灵。我的心灵虽然洗净了,怎敢说找到了渡口。
以前曾到过洙水和泗水一带,也瞻仰过孔林。那里的桧树十分茂盛,柏树郁郁葱葱。那桧树的树根,如今已历经了几千个春秋。那柏树的树荫,如今已历经了几千个春秋。瞻仰那桧树啊,天上的露水为它浇灌。瞻仰那柏树啊,天上的露水为它滋润。那桧树和柏树,实在是天生具有美好的品德。滋润那桧树和柏树,是万代的庇荫。不要砍伐那桧树和柏树,这是万代人的心愿。
以前曾到过洙水和泗水一带,也远望过泰山。它有万仞之高,万仞之雄伟。我这个渺小的人,是被流放到南荒之地的弃儿。望着山就想要攀登,望着水流就想要追溯其源头。况且那泰山,是四岳所仰望的。那是什么人啊,心中怀着对泰山的敬仰。那是什么人啊,一同登上了泰山。望着那登上泰山的人啊,我的心悠悠飘荡。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游历洙泗之地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洙泗之水、孔林的桧柏以及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先圣孔子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洙泗之水的潺潺流淌、孔林桧柏的茂盛苍郁以及泰山的雄伟高大,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如“尘斯浴矣,敢云问津”“我心则洗矣,敢云问津”,体现了作者在追求真理和精神净化过程中的谦逊和自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