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怀

· 蓝仁
聚敛夸长策,侵渔趁此机。 直须贫到骨,谁问岁无衣。 天地身为累,丘园道已非。 衰年当绝粒,何论故山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聚敛:指搜刮钱财,积聚财富。(“敛”读音:liǎn)
  • 侵渔:侵夺,从中侵吞牟利。(“渔”读音:yú)
  • 长策:此处指好的计策、办法,但实际是讽刺为不良手段。
  • 衰年:年老,暮年。
  • 绝粒:指断绝饮食。
  • 故山薇:故乡的薇菜。“薇”是一种野菜,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以“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薇”读音:wēi)

翻译

搜刮钱财还自夸有好办法,趁着这个时机从中侵吞牟利。 简直要让人贫困到骨子里,谁还会问有没有衣服穿、这一年怎么过。 天地间的世事让人身负劳累,田园隐居的道路也已经变味了。 年老之时应当断绝饮食,还谈什么回到故乡过隐居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诗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诗中对那些聚敛财富、侵吞牟利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贫困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世风日下的愤慨。

“聚敛夸长策,侵渔趁此机”,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那些贪婪之徒的丑恶行径,讽刺了他们所谓的“好计策”实际上是对民众的剥削。“直须贫到骨,谁问岁无衣”,进一步强调了百姓的悲惨境遇,无人关心他们的死活,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冷漠。

“天地身为累,丘园道已非”,诗人感慨世间的纷扰让人身负疲惫,原本美好的田园隐居之道也已被破坏。最后“衰年当绝粒,何论故山薇”,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绝望,年老之时甚至觉得不如断绝饮食,连回乡隐居的想法都觉得是一种奢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境悲凉,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