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九月十日登神光山纪事

九日先茔荐野殽,不妨十日谩登高。 黄花迟结百年约,白发豪吟两鬓摇。 千古神光应复气,一泓墨沼可濡毫。 茱萸永戴多花实,此际重游不惮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寅: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年表来确定。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先茔:祖先的坟墓。
  • :献上,供奉。
  • 野殽:野味,这里指在祖先坟前供奉的食物。
  • :随意,不受拘束。
  • 黄花:菊花。
  • 迟结:迟开。
  • 百年约:长期的约定或愿望。
  • 白发豪吟:白发苍苍的老人豪迈地吟诗。
  • 两鬓摇:形容鬓发随风飘动,暗示年老。
  • 神光:神秘的光辉,这里可能指山名“神光山”。
  • 复气:恢复元气,这里可能指山中的自然气息。
  • 墨沼:墨池,指用来磨墨的小池。
  • 濡毫:蘸笔,指准备写字或作画。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 永戴:永远佩戴。
  • 多花实:花朵繁多,果实累累。
  • 不惮劳:不怕辛苦。

翻译

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前往祖先的坟墓献上野味,即使过了十天,我依然随意地登高望远。菊花虽然开得晚,但它们似乎在等待一个百年的约定;白发苍苍的我豪迈地吟诗,两鬓的头发随风飘动。神光山似乎恢复了它的元气,山中的一泓墨池让我可以蘸笔作画。我永远佩戴着茱萸,它的花朵繁多,果实累累,此刻我重游此地,不怕辛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黄花迟结百年约”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也隐喻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张天赋

张天赋,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