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士谦侍亲还嵊县

剡中李白题诗处,我昔因之访隐君。 天姥树低山似渚,曹娥潮上水如云。 怀人夜雪孤舟远,送子秋风一雁闻。 捧檄高堂须一笑,白鱼青笋渐纷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中:古地名,今浙江嵊县一带。
  • 天姥:山名,在浙江省新昌县东。
  • :水中的小块陆地。
  • 曹娥:江名,在浙江省。
  • 捧檄:古代官吏捧着檄文,表示奉命上任。
  • 白鱼:一种鱼类,这里指新鲜的鱼。
  • 青笋:新鲜的竹笋。

翻译

在剡中,那是李白曾经题诗的地方,我曾因此寻访隐居的君子。 天姥山上树木低矮,山峦连绵如水中的小岛,曹娥江的潮水上涨,水面波光粼粼如云彩。 怀念远方的友人,夜晚乘舟在雪中,孤舟渐行渐远,秋风中听到一只雁的叫声。 送你回去侍奉亲人,秋风中一只雁的叫声传来。 拿着檄文回家,应该能让高堂的父母一笑,白鱼和青笋的美味渐渐多了起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崔士谦回嵊县的情景,通过对剡中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天姥树低山似渚,曹娥潮上水如云”以山水之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怀人夜雪孤舟远,送子秋风一雁闻”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离别的不舍。最后两句“捧檄高堂须一笑,白鱼青笋渐纷纷”则以家常的温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