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曲江谒先文献祠

明烛几先有远图,可怜风度至今无。 催花羯鼓声方闹,早向渔阳识叛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烛:明亮的烛光,比喻明智的预见。
  •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此处比喻战乱。
  • 渔阳:地名,今河北省境内,古时常用以指边疆。
  • 叛胡:叛乱的胡人,指边疆的叛乱势力。

翻译

明智的预见如同明亮的烛光,早已预见了未来的图景, 可惜那种远见卓识的风度,至今已无人能及。 战乱的鼓声如同催促花朵开放,声音正喧嚣, 却早已有人从渔阳之地,识破了叛乱胡人的阴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明烛几先”的远见与“风度至今无”的现状,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怀念与对当下无能的哀叹。诗中“催花羯鼓声方闹”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的喧嚣,而“早向渔阳识叛胡”则凸显了先贤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张家玉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