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肃祠

少保绝世人,功名寄辽廓。 方其用兵时,战守何精确。 意气吞龙荒,事业高云阁。 坐见大驾回,左贤死绝幕。 一朝天命移,穰苴谋始作。 西市诵白云,风雷遂寂莫。 异议岂不知,历数公所学。 伤哉感殊遇,因此犯锋锷。 至今二百年,精灵在丘壑。 我来西湖滨,檐霤更萧索。 荒草鸣蟪蛄,青天横鹙鹗。 松柏暗丘陇,枯桑喧鸟雀。 洒泪空夕阳,英风竟安托。 自公替凌后,几人称荦卓。 所以徒步客,恸哭霸王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忠肃:即于谦,明代名臣,民族英雄,谥号“忠肃”。
  • 少保:官职名,于谦曾任少保。
  • 辽廓:辽阔。
  • 龙荒:泛指荒漠地区。
  • 穰苴(ráng jū):春秋时齐国大司马,曾率军击退晋、燕入侵。
  • 西市:古代刑场。
  • 檐霤(liù):屋檐下接水的长槽。
  • 蟪蛄(huì gū):一种昆虫。
  • 鹙鹗(qiū è):鹙,水鸟名;鹗,鱼鹰。
  • 丘陇:坟墓。

翻译

少保是绝世之人,功名寄托在辽阔之地。当其用兵之时,战守是多么精确。意气能吞没荒漠,事业高耸入云阁。亲眼看见皇帝返回,左贤王死在边远之地。一旦朝廷命运改变,如同穰苴的谋略开始施展。在西市被斩首时诵读白云,风雷也随之寂静落寞。不同意见哪会不知道,这是他长久所学。悲伤啊感慨特殊的知遇之恩,因此而冒犯锋刃。至今二百年了,精灵还在山林之间。我来到西湖之滨,屋檐水槽更显萧瑟。荒草中鸣响着蟪蛄,青天之上横飞着鹙鹗。松柏掩盖着坟墓,枯桑喧闹着鸟雀。洒泪对着空自的夕阳,英雄的风姿究竟依托在哪里。自从于公被替代之后,有几人堪称卓越不凡。所以我这个徒步的过客,为霸王谋略而恸哭。

赏析

这首诗是柳如是对于谦的缅怀与赞颂。诗中高度赞扬了于谦的卓越战功和伟大人格,如他用兵时的精确、功业的辉煌等。于谦虽忠心为国,但最终却遭不幸,作者对此表示痛心和惋惜。“至今二百年,精灵在丘壑”体现了他虽已逝去很久,但精神依然长存。诗中通过描绘西湖之畔的萧瑟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对于谦的哀悼之情。最后表达了对于谦之后少有像他如此杰出之人的感慨。全诗感情真挚深沉,富有感染力。

柳如是

柳如是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