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寥落:形容地方萧条、冷落,人口稀少。
- 八闽: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 。
-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 秦馀人物:这里隐指经历朝代更迭后留下来的人物。秦统一天下后世事变迁,遗留下各类人物,作者借此感慨身世变迁 。
- **汉外河山:指中国之外的土地。汉代表中国传统政权,“汉外”言及海外。“河山空”是说曾经熟悉之地如今已发生巨大变化。
- 故国风:仍然保留着过去国家、民族的风俗传统。
- 武陵:典故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文中武陵人发现世外桃源,那里与世隔绝,生活安宁。此处借武陵指代理想中的美好、安稳之所。
- ****洪繻(rú):原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
翻译
在八闽这地方,路途显得冷冷落落;大海东边,则是一片萧瑟荒凉之景。 历经世事变幻,如秦统一后遗留人物般令人痛心;祖国山河之外,如今让我空自叹伤感怀。 脚下这片土地已到了中华大地的尽头边际,可此时风尚习俗犹存旧时国家的模样。 我向往的如同武陵桃花源那样美好之地已经难以见到了,甚至连其中鸡犬相闻的安宁景象也难寻踪影啊 。
赏析
这首诗饱含着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思与沧桑之感。开篇描绘“寥落八闽路,萧条大海东”,通过对八闽之地冷落、大海东边荒凉景色的描写,营造出压抑而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秦馀人物痛,汉外河山空”,诗人借古喻今,以秦末汉初的历史变迁,暗指自己所处时代王朝更迭、世事无常,传达出对国家命运的伤痛和山河巨变的叹息。 “地已中华尽,时犹故国风”,诗人感慨身处中华大地边缘,一方面看到脚下的土地已属偏远尽头,另一方面当地仍保留着故国之风,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眷恋和对现实的复杂情感。 最后“武陵不可见,鸡犬亦难同”,化用桃花源的典故,以找不到桃花源般美好的地方,表达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渴望。整首诗意境开阔而又悲壮,以景衬情,融历史典故于其中 ,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在时代动荡之下,内心的失落、痛心和对安宁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