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即事

· 洪繻
村家何错落,村树何凌乱。 一径长逶迤,四野青草断。 道旁一老翁,牵萝发浩叹。 茅屋颠风飘,禾田恶水漫。 穷民兼饿殍,腹枵已年半。 荒鸡号昏宵,鳏鱼旷晨旦。 出门天地空,四顾无樵爨。 官吏日叩门,敲扑驱种蔗。 糖税归国家,糖利归会社。 农户绝饔飧,啼饥穷日夜。 农夫剧苦辛,为农难为稼。 蔗田虽有收,贱估不论价。 昨来大雨风,蔗苗况如赭。 徙倚到东皋,嗷嗷盈四野。 去年雨烂苗,今年风残稻。 陂塘处处乾,水租徵更早。 野田璺如龟,无禾亦无草。 农夫畏出门,坐饿成枯槁。 妇孺啼于床,牛羊号于皂。 粒米贵如珠,况乃乏刍稿。 荷锄何处施,悠悠望有昊。 潦后布旱云,雨露绝点滴。 四野烂如泥,炎威乃赫赫。 枯苗涸田间,峥嵘日火赤。 万户亿人家,群饥成菜色。 此间祲气多,有雨亦无泽。 况乃恒阳天,庶草何由殖。 薰风来若丝,解愠空太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
  • (xiāo):空虚。
  • 樵爨(qiáo cuàn):打柴做饭。
  • 叩门:敲门。
  • 敲扑:拷打。
  • 饔飧(yōng sūn):早饭和晚饭。
  • :厉害,严重。
  • (zhě):红褐色。
  • 徙倚:徘徊,彷徨。
  • 东皋:泛指田野或高地。
  • (wèn):陶瓷、玻璃等器具上的裂痕。
  • :牲口棚。
  • 有昊:昊天,苍天。
  • 祲气:不祥之气。
  • 恒阳天:长时间的晴天。

翻译

村子里人家分布得多么错落,村中的树木是多么零乱。一条小路长长地蜿蜒曲折,四周的田野 grass 被隔断。道旁有一个老翁,牵拉着藤萝发出长长的叹息。茅屋在风中颠簸飘摇,稻田被恶水淹没。穷困的百姓连同饿死的人,肚子空虚已经半年了。荒鸡在昏暗中啼叫,鳏夫在早晨独自呆着。出门看到天地空旷,环顾四周没有打柴做饭的。官吏每天来敲门,拷打驱逐他们种植甘蔗。糖税归国家,糖利归会社。农户们没有了早晚的饭食,日夜啼叫着忍受饥饿。农夫痛苦辛苦至极,做农民难,种庄稼也难。甘蔗田虽然有收成,但低价估算不论价。昨天来了大风大雨,甘蔗苗的状况如同红褐色。徘徊走到田野高地,嗷嗷之声充满四方郊野。去年雨水泡烂了秧苗,今年大风残损了稻子。池塘处处都干了,水租却更早征收。野田像龟背一样有裂痕,没有禾苗也没有草。农夫害怕出门,坐等挨饿变成枯槁。妇女儿童在床上啼哭,牛羊在牲口棚哀号。一粒米贵如珍珠,何况还缺乏饲料。扛着锄头到哪里去劳作呢,只能悠悠地望着苍天。大水之后又出现旱情,雨露点滴都没有。四周的田野烂得像泥,炎热的威力很是显赫。枯苗在田间干涸,高高耸立像太阳般火红。万户亿家的人家,成群的人都饥饿得面有菜色。这里不祥之气很多,有雨也没有滋润。何况还是长时间的晴天,各种草木怎么能生长呢。南风像丝线一样吹来,解除暑热也只能白白叹息。

赏析

这首诗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困苦与艰难。诗中通过对农村杂乱景象、老翁的叹息、茅屋和田地的糟糕状况等细致描写,展现了百姓穷困饥饿、生存艰难的画面。甘蔗种植虽有收获却遭低价,灾害连连导致农田荒芜、粮食匮乏,进一步突出了农民面临的困境。诗中对人民生活状况的描绘充满同情和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是对那个时代农村现状的一种真实写照和有力批判。

洪繻

洪繻,《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