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报恩大师西堂方丈二首

檐花映日午风薰,时有黄鹂隔竹闻。 香灺一炉春睡足,上方车马正纷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檐花:屋檐下的花朵,这里指寺庙中的花卉。
  • 日午:正午时分。
  • 风薰:微风吹过,带着香气。
  • 黄鹂:鸟名,也叫黄莺,叫声婉转。
  • 隔竹:隔着竹林。
  • 香灺(xiè):焚烧香料后剩下的灰烬,象征着香火。
  • 春睡足:形容春天午后人们休息充足的状态。
  • 上方:寺庙的上层,此处可能指佛塔或僧人的居所。
  • 车马:此处代指来往的僧俗信众。
  • 纷纷:形容人多杂乱。

翻译

屋檐下的花朵在正午阳光下闪闪发光,微风带着香气吹过,偶尔能听到竹林那边黄鹂的鸣叫。佛堂里香烟袅袅,仿佛春天的倦意已经随着香火燃烧殆尽,此时寺庙上方的车辆和人群络绎不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安石游历金陵报恩寺时的所见所闻。诗人通过檐花、午风和黄鹂等自然元素,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展现出寺庙生活的闲适与宁静。"香灺一炉春睡足"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香火比喻为春天的慵懒,形象生动。最后一句则以繁忙的车马来反衬寺庙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观照和对佛教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禅意与超脱。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