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徐:古代州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 茅山:位于江苏句容市,是道教圣地。
- 丹阳:这里指的是润州,今江苏镇江。在古代,丹阳有时也用来指代镇江地区。
- 太守:古代官职,这里是代指作者自己,是一种较为古老的称谓。
- 茅卿:指茅山的神仙或茅山的道士,这里代指茅山。
- 展节:施展自己的节操和抱负。
- 事君:侍奉君主,这里指为国家效力。
- 三黜(chù):多次被降职或罢免。
- 收心奉道:收回世俗之心,信奉道教。
- 旬:十天为一旬。
- 芝圃:种植灵芝的园圃,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常有灵芝。
- 真关:真正的玄关,指通向道教真理的门径。
- 玉书:道教中的仙书。
翻译
作为丹阳太守的我心情如何呢?我要先去拜访茅山,然后才下车到任。在经历多次被降职罢免后,我施展自己的节操和抱负,如今已经收回世俗之心,信奉道教五十多天了。我回头寻找灵验的仙药,在种植灵芝的园圃中相逢。我想要叩开真正的玄关,借此得到仙书。不必向他人询问仕途的通达或阻塞,上天让我做个官吏,却又能隐于这如仙居般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前往南徐任职途中,准备游览茅山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复杂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表明自己作为太守,要先拜访茅山再去赴任,体现了他对茅山的敬重。颔联叙述了自己经历多次挫折后,选择信奉道教,追求内心的平静,反映了他对官场失意的一种超脱态度。颈联中,诗人寻找灵药、叩问真关,表现出他对道教修行和神秘力量的向往。尾联则体现了他一种豁达的心境,不再在意仕途的荣辱,认为自己能在这如仙居般的地方为官,是一种上天的安排。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诗人的情感与茅山的神秘氛围相融合,既表达了他对官场的感慨,又展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兴趣和对精神寄托的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