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众乐亭

陵阳游观吾所好,恨不即过众乐亭。 尝闻彷佛入梦寐,吟笔自欲图丹青。 千峰秀出百里外,忽于其上峥檐楹。 朝云嘘岩日暖暖,夜水落涧风泠泠。 春花窈窕鸟争舞,夏木荫郁猿哀鸣。 潦收叶落天地爽,海月影到山川明。 篮舆晨出谁与适,坐与万物观虚盈。 令思民事不忍后,田间笑语催蚕耕。 吏休归舍狱讼少,墟落饮酒欲秋成。 唯愁一日夺令去,出来老稚交逢迎。 彼民安知方禄仕,徒喜使我宽逋征。 令知道义士林服,遗爱岂用吾诗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陵阳:地名,这里指作者喜欢游览的地方。(líng yáng)
  • 彷佛:好像,似乎。(fǎng fú)
  • 峥檐楹:形容亭子高耸的样子。(zhēng yán yíng)
  • :吹拂。(xū)
  •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líng líng)
  •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这里形容春花的姿态优美。(yǎo tiǎo)
  • 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类似轿子。(lán yú)
  • 逋征:拖欠的赋税。(bū zhēng)

翻译

我喜欢到陵阳去游玩观赏,遗憾的是不能立刻前往众乐亭。曾听闻那里的美景,仿佛进入了梦境,我很想用吟诗的笔来描绘出那如丹青般的景色。千座山峰秀丽地耸立在百里之外,那众乐亭忽然高耸在山峰之上。早晨的云彩吹拂着山岩,阳光温暖;夜晚的水流落入山涧,风声清脆。春天的花朵姿态优美,鸟儿争相飞舞;夏天的树木枝叶繁茂,猿猴发出哀鸣。雨水减少,树叶飘落,天地间一片清爽,海中的月影映照,山川变得明亮。清晨坐着篮舆出行,不知与谁一同前往,我愿与万物一同观察世间的虚实盈缺。想到百姓的事不容迟缓,田间传来欢声笑语,催促着人们养蚕耕种。官员们休假回到家中,官司诉讼也少了,村落里人们饮酒,期待着秋天的丰收。只担心有一天会被调离此地,出去时老人和小孩都会纷纷来迎接。那里的百姓怎会知道我是为了俸禄和官职,他们只是高兴我能放宽拖欠的赋税。让大家明白道义,文人雅士会信服,留下的仁爱哪里需要用我的诗来评价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众乐亭的美景以及当地的民生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对百姓的关怀。诗中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众乐亭周围的自然风光,如千峰秀出、朝云暖暖、夜水泠泠、春花窈窕、夏木荫郁等,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接着,作者描述了当地的民情,如田间笑语催蚕耕、墟落饮酒欲秋成等,表现出百姓的勤劳和对生活的期待。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对百姓的责任,不忍忽视民事,希望能为他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如宽逋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体现了人文关怀,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