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光:古县名。
- 曈昽(tóng lóng):天将亮的样子。
- 栗烈:凛冽,寒冷。
- 陟岵(zhì hù):《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
翻译
古老的寺庙钟声响起,更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显示已近残夜,马的嘶鸣声中人们起身整理远行的马鞍。天空开始微明,半是晴天半是阴天,严寒刚至迎接小寒和大寒。溪水断流是因寒冷而冻结,田野有燃烧后的痕迹,早晨的霜已干。可叹我老是行走在这浮光路上,思念起父亲时眼睛就想要发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准备启程时的景象以及周围的环境氛围。诗人通过钟鸣、漏残、马嘶等细节展现了行旅生活的一个侧面,“曈昽半弄阴晴日”生动地写出了天色渐明时的微妙变化,而“栗烈初迎小大寒”则点出了时令的特征。后两句中对溪水和野田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环境的萧索。最后表达了自己因踏上浮光路而涌起的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在写景之余,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此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