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平甫弟

汴渠西受昆崙水,五月奔湍射黄矢。 高淮夜入忽倒流,埼岸相看欲生嘴。 万樯如山矻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 自闻留连且一月,每得问讯犹千里。 老工取河天上落,伏砾邅沙卷无底。 土桥立马望城东,数日知有相逢喜。 墙隅返照媚槐谷,池面过雨苏篁苇。 欣然把手相与闲,所愿此时无一诡。 岂无他忧能老我,付与天地从今始。 闭门为谢载酒人,外慕纷纷吾已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汴渠:中国古代人工运河。
  • 昆崙:同“昆仑”。
  • (tuān):急流。
  • 黄矢:铜箭头,这里指水色如铜箭头般黄。
  • 埼(qí)岸:曲折的河岸。
  • 仲子:弟弟,这里指平甫弟。
  • 矻(kū):努力、勤劳的样子。
  • 邅(zhān):难行不进的样子。
  • 隅(yú):角落。
  • :使复苏。
  • 篁(huáng)苇:竹子与芦苇。
  • :欺诈,虚伪。

翻译

汴渠西边接受着昆仑山流来的水,五月的急流如射出黄色箭般奔涌。淮河在夜里水位突然倒流,弯曲的河岸相对看着仿佛要生出嘴来。无数的桅杆像山一样稳稳地矗立不动,感叹我的平甫弟前行也停下了。自从听说你逗留已经一个月,每次得到你的消息却仿佛还在千里之外。老工匠说河水就像从天上落下,河底的砾石随着流沙翻滚没有尽头。站在土桥上望着城东,过些日子就知道会有相逢的喜悦。墙角反射的阳光照在槐谷上显得很妩媚,池面经过雨水滋润使竹子和芦苇复苏了。很高兴地携手一起悠闲,希望这时没有一点虚伪欺诈。难道没有其他的忧愁能使我衰老,从现在开始把自己交付给天地。关起门来谢绝带着酒来的人,对外界的纷纷扰扰我已不再理会。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汴渠的景象以及等待与弟弟相逢的心情。诗中生动地描绘出汴渠水流的湍急、淮河水位的变化以及河岸桅杆等情景,展现出雄伟壮观的画面。作者表达了对弟弟的关心和思念,期待着相逢的喜悦。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烦恼,将自己托付给天地的豁达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诗歌传达出一种既感慨又释然的复杂情感。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