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

稚金敷新凉,老火灺残浊。 桃枝煖淟涊,散发晞晓捉。 烦痾脱然愈,静若遗身觉。 移榻攲独眠,欣佳恐难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稚金:指初秋时分的金色阳光,象征着新凉的到来。
  • 老火:炉火,这里代指生活中的日常烟火气。
  • 灺(xiè):燃烧后的灰烬。
  • 滫涊(tiǎn):形容湿热不爽快的感觉,这里指夏日余温。
  • 散发:解开头发,让人清爽。
  • 晞(xī)晓:清晨的阳光照射。
  • 烦痾(ē):身体不适,疾病。
  • 脱然:突然,轻松地。
  • 遗身觉:忘却身体的存在,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
  • 攲(qī):倾斜,歪斜。
  • 独眠:独自一人睡觉。
  • 欣佳:指美好的事物或心情。
  • 恐难数:恐怕难以尽数,意指美好事物太多,令人惊喜不断。

翻译

初秋的阳光洒下新凉,炉火余烬还散发着热气。晨起时,窗外桃树枝头残留的夏日热气已不再刺眼,我解开头发,让清晨的阳光驱散湿热。我的疾病忽然好了,感觉像是与身体分离,只剩下宁静。我移动床榻,斜倚着独自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宁,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喜悦,怕是无法一一列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后初愈,感受到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和舒适感。通过"稚金"、"老火"、"桃枝"等意象,展现了季节更替和生活的日常。"散发晞晓捉"一句,生动地刻画出病愈后的清爽与惬意。而"烦痾脱然愈"则表达了病痛解除后的解脱与喜悦。诗人以"移榻攲独眠"的细节,传达出静谧的内心世界,最后以"欣佳恐难数"收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深深感慨。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健康的珍视。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