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

吾心童稚时,不见一物好。 意言有妙理,独恨知不早。 初闻守善死,颇复吝肝脑。 中稍历艰危,悟身非所保。 犹然谓俗学,有指当穷讨。 晚知童稚心,自足可忘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童稚(zhì):儿童,小孩。

翻译

在我还处于儿童心智之时,没有发现任何一样事物是美好的。心里觉得有高妙的道理,只是遗憾自己没能早点知晓。最初听说坚守善道而死,也很愿意为此舍弃自己的生命。中间渐渐经历了艰难危险,领悟到自身都难以保全。却仍然认为世俗的学问,有值得深入探究的时候。晚些时候才知道儿童时期的那种心境,自身就足够可以让人忘记衰老。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与思考。他回忆起童年时的懵懂,和后来对道理的追寻以及历经艰险后的认知变化。诗中表达了对善道的最初崇敬和愿意奉献的精神,也描绘了后来感悟的沧桑。最后的感慨则体现出对童稚心境的一种怀念与珍惜,仿佛这种心境有着对抗衰老的力量。语言质朴而深刻,富有哲理韵味。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