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感怀

极目中原幕色深,蹉跎负尽百年心。 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 鹃拜故林魂寂寞,鹤归华表气萧森。 恩仇稠叠盈怀抱,抚髀空为梁父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极目:尽目力之所及远望。
  • **** :傍晚昏暗的天色。
  • 蹉跎(cuō tuó):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令人惋惜。
  • :辜负。
  • 那将:哪能拿。
  • (hú):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这里“三千斛”夸张地形容泪水之多 。
  • 鹃拜故林:杜鹃鸟对着原来栖息的树林朝拜,通常用来表达游子对故土的眷恋或忠义情怀等。杜鹃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哀怨、怀乡等情感。
  • 鹤归华表:传说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在城门的华表柱上。后人常用此典故感慨人生变迁、世事无常。华表是中国古代立于宫殿、城垣、陵墓或桥梁等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 。
  • 萧森:萧瑟阴森。
  • 恩仇稠叠:恩情与仇恨纷繁复杂。
  • 抚髀(bì):用手拍大腿,常表示感叹、惋惜。
  • 梁父吟:古乐府篇名,内容多感慨人生艰难。

翻译

极目远眺,中原大地被深沉的暮色所笼罩。岁月就这样虚度,我辜负了自己一生的抱负与志向。怎么能拿那如三千斛般无尽的涕泪,去换得那十万金重赏的头颅呢?杜鹃鸟在旧林前凭吊,灵魂孤独寂寞;仙鹤自远方归来落在华表之上,四周的气氛显得萧瑟阴森。心中满是纷繁复杂的恩恩怨怨,抚摸着大腿只能空自吟诵那饱含感慨的《梁父吟》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东归后的复杂心境与深刻感慨。首联“极目中原幕色深,蹉跎负尽百年心”,描绘眼前景象的同时,抒发因时光虚度未能实现理想而抱憾的心情。颔联“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深沉地表达对自己经历与付出的思索。颈联“鹃拜故林魂寂寞,鹤归华表气萧森”以典故营造出凄凉、孤独、沧桑的氛围,传达出对故园人事变迁的深切感受。尾联“恩仇稠叠盈怀抱,抚髀空为梁父吟”,则将内心纠结的恩恩怨怨和壮志未酬的悲愤,通过感慨的言行表现出来 。全诗在情感上沉郁顿挫,借景、用典抒情,生动地展现了梁启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心世界和时代印记。

梁启超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