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竹枝词:一种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民歌形式,多以咏唱民间生活琐事或爱情故事。
  • 梁启超:清末民初的政治家、学者,此诗并非其代表作,但反映了当时文化人的趣味和情感表达。
  • 相思树:又名红豆树,象征爱情。
  • 思郎:想念情人。
  • 恨郎郎不知:怨恨情人不能体会自己的相思之情。
  • 郎行:指情人在外旅行或远行。
  • :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指女方。

翻译

在相思树下说着相思的情话, 思念着心上人却不知他是否能感知。 树梢结出的是相思的果实, 这是否是在外的他也在思念着我呢?

赏析

这首台湾竹枝词以女性的口吻,表达了深沉而细腻的相思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相思树和相思子的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通过树下的对话和树上的果实,暗示了两地情人的互动。梁启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情的闺中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思念画面,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诗意。同时,它也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梁启超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