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洲山寺送戚少保还东牟

纳节东归兴自超,旂常勋业在三朝。 黄金铸印频成鹊,白马鸣鞭惯射雕。 去问精庐书带草,钓从沧海木兰桡。 浣花我亦投簪客,独向江村老寂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旂常:古代旗帜的一种,这里指代军功。
  • 三朝:指连续三个朝代,这里泛指长时间。
  • 精庐:指僧人或道士的居所。
  • 书带草:一种草,这里指代书籍或学问。
  • 沧海:指大海。
  • 木兰桡:用木兰木制作的船桨,这里指代船。
  • 浣花:指浣花溪,杜甫曾在此居住。
  • 投簪:比喻弃官归隐。

翻译

东归的兴致自是高超,军功勋业在长久的岁月中积累。黄金铸成的印章频繁传来喜讯,白马上的鸣鞭习惯于射雕的技艺。去探访僧人的居所,寻找学问的草木,从大海中垂钓,使用木兰木制作的船桨。我也是弃官归隐的人,独自在江村中老去,感受着寂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归的喜悦和对军功勋业的自豪。通过“黄金铸印”和“白马鸣鞭”等意象,描绘了诗人的军旅生涯和英勇形象。后两句转向归隐生活,以“精庐书带草”和“沧海木兰桡”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和自然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浣花我亦投簪客”自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认同和接受孤独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