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旂常:古代旗帜的一种,这里指代军功。
- 三朝:指连续三个朝代,这里泛指长时间。
- 精庐:指僧人或道士的居所。
- 书带草:一种草,这里指代书籍或学问。
- 沧海:指大海。
- 木兰桡:用木兰木制作的船桨,这里指代船。
- 浣花:指浣花溪,杜甫曾在此居住。
- 投簪:比喻弃官归隐。
翻译
东归的兴致自是高超,军功勋业在长久的岁月中积累。黄金铸成的印章频繁传来喜讯,白马上的鸣鞭习惯于射雕的技艺。去探访僧人的居所,寻找学问的草木,从大海中垂钓,使用木兰木制作的船桨。我也是弃官归隐的人,独自在江村中老去,感受着寂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东归的喜悦和对军功勋业的自豪。通过“黄金铸印”和“白马鸣鞭”等意象,描绘了诗人的军旅生涯和英勇形象。后两句转向归隐生活,以“精庐书带草”和“沧海木兰桡”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和自然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浣花我亦投簪客”自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认同和接受孤独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欧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送熊子贞会试四首 》 —— [ 明 ] 欧大任
- 《 送何别驾见可之晋陵 》 —— [ 明 ] 欧大任
- 《 咏吕鸿胪园菊次刘观察韵六首红牡丹 》 —— [ 明 ] 欧大任
- 《 晓登城北楼同陈潜父梁彦国得天字 》 —— [ 明 ] 欧大任
- 《 送大司马张公自浙中应召还朝二首 》 —— [ 明 ] 欧大任
- 《 题画梅送黎文学君实赴新城 》 —— [ 明 ] 欧大任
- 《 答冯郡博京口见讯因忆黎职方惟敬 》 —— [ 明 ] 欧大任
- 《 水次逢碧桃 》 —— [ 明 ] 欧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