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彦成云林小隐

有客素肥遁,幽居爱林闾。 结屋依陋巷,种树绕城隅。 浮云南山来,清阴覆其闾。 老柳带寒色,芳兰露春腴。 窗深不知晓,树密室自虚。 甘贫意自适,守道乐有馀。 娱宾非旨酒,饱食但园蔬。 流水赴大泽,翔禽恋高株。 物性各有遂,谁能常晏如。 所以古人隐,为时而卷舒。 商岭岂高蹈,渭阳非远渔。 惟有巢由子,千载烈丈夫。 山鸣谷尚应,已独不受呼。 嗟我眼中人,孰不为利驱。 眷此云林下,萧然尘鞅疏。 车马塞里巷,何能顾穷居。 寄语抱关者,当识其贤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肥遁:同“飞遁”,避世隐居。遁(dùn) 林闾:乡野里门。闾(lǘ) :肥胖,这里形容兰花长得茂盛。腴(yú) 甘贫:甘愿过贫困的生活。 旨酒:美酒。 园蔬:菜园里的蔬菜。 :称心如意,顺遂。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卷舒:伸缩,进退。 商岭:即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 高蹈:指隐居。蹈(dǎo) 渭阳:渭水之北,传说周文王曾在渭阳访贤得姜太公。 巢由子:巢父和许由,上古时代的隐士。 尘鞅:世俗事务的束缚。鞅(yāng)

翻译

有位客人向来喜爱避世隐居,幽居在喜爱的乡野里门之处。 他建造房屋依傍在简陋的巷子里,在城的角落四周种植树木。 飘动的云彩从南山飘来,清凉的树阴覆盖着他的住处。 老柳树带着寒意,芳香的兰花露出春天的繁茂。 窗户幽深使人不知天已破晓,树木茂密使屋子自然显得空寂。 他甘愿过贫困的生活,内心感到自在舒适,坚守道义快乐有余。 招待宾客不是靠美酒,填饱肚子只需菜园里的蔬菜。 流水奔赴大泽,飞翔的鸟儿眷恋高大的树枝。 万物的本性各自都能顺遂,谁能常常安然自若呢。 所以古代的隐士,根据时势来决定进退。 商山那里并非是难以达到的隐居之地,渭水之北也不是遥远的求贤之处。 只有巢父和许由,是千年来的刚烈大丈夫。 山鸣时山谷尚且会回应,而他独自隐居不被世俗所召唤。 唉,我眼中的人们,谁不是被利益所驱使呢。 眷恋这云林之下的地方,就会感到世俗事务的束缚变得稀少。 车马堵塞了里巷,怎能顾及那穷困的居所。 告诉那些守门的人,应当分辨出人的贤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和对世俗的批判。诗中通过描写隐士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内心境界,展现了他的超脱和自在。“结屋依陋巷,种树绕城隅”等句,刻画了隐士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环境。“甘贫意自适,守道乐有馀”表现了隐士对贫困生活的坦然和对道义的坚守。同时,诗中通过“物性各有遂,谁能常晏如”等句,探讨了万物的本性和人生的意义,强调了顺应自然、坚守自我的重要性。最后,诗人以“嗟我眼中人,孰不为利驱”对世俗之人的追逐利益进行了批判,进一步突出了隐士的高尚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

练子宁

明江西新淦人,名安,以字行。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修撰,历迁工部侍郎。建文时,与方孝孺并见信用,改吏部左侍郎,寻拜御史大夫。燕王起兵,李景隆北征屡败,子宁请诛之,不听,因大哭求死。燕王即位,缚子宁至,语不屈,被磔死,并遭灭族之祸。有《金川玉屑集》。 ► 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