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祷雨有感为吴德纯作
金华山云如纸薄,澄江赤日烁欲涸。田家生怕牛饿死,满田焦禾任牛嚼。
禾尽牛肥尚可为,县吏催租出牛缚。缚牛到市多卖钱,了租背上无腷膊。
新传县官昨夜到,坐席未暖行出郭。西郊蓦地阴云生,狂雷一下颠快阁。
雷声转大人转惊,两耳何曾闻雨落。雷收云散天一色,只见高田有鱼跃。
疾忙牵牛趁夜归,觅石踉跄磨钱矰。君不见县官骑马入县门,犹向山头望雨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泰和:地名。
- 烁(shuò):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炎热。
- 涸(hé):水干。
- 腷膊(bì bó):宋代以来对官吏向民户过分催逼捐献,以及官府向民户强制摊派捐款的称呼。
翻译
金华山的云彩像纸一样薄,澄江的烈日炎热,似乎要把江水烤干。农家生怕牛饿死,满田的焦枯禾苗任由牛去咀嚼。 禾苗吃完牛变肥还算可以,可县吏却来催租,把牛绑了出去。把牛牵到集市上卖掉换钱,用来交租,这样背上就不会有过分催逼的摊派了。 新上任的县官昨夜到了,座位还没坐热就出城去了。西郊突然阴云密布,狂雷一下震动了快阁。 雷声越来越大,人们越发惊慌,两耳根本没听到雨水落下。雷停云散后天空恢复成一色,只看到高田里有鱼在跳跃。 急忙牵牛趁着夜色回家,找石头踉跄着磨制钱镞。你没看到县官骑马进入县门,还在向山头望着雨脚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旱灾之下农民的悲惨境遇和官府的不作为。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旱灾的严重,禾苗焦枯,农民无奈让牛吃焦禾,县吏却只知催租,甚至将牛绑去卖钱交租。后半部分写新任县官看似去求雨,实则雷声大而雨点小,最后一句“君不见县官骑马入县门,犹向山头望雨脚”,讽刺了县官的敷衍和不关心民生。整首诗语言朴实,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官府的不满。